26歲女子確診胃癌,提醒:冰箱久置的3種食物,或是癌症「幫凶」

26歲女子確診胃癌,提醒:冰箱久置的3種食物,或是癌症「幫凶」
Mama 愛料理 2025-09-13 檢舉


有些人習慣把剩菜剩飯直接成盤塞入冰箱,有時候剩得太多,就直接摞盤子放,可這樣做不僅容易導致食物串味,也容易滋生細菌。所以建議最好是分別存放與密封的保鮮盒。

2.肉類重複解凍

冷凍後的肉,在拿出的那一刻,本處於休眠狀態下的細菌便開始「甦醒」繁衍;即便是在放回冷凍層,細菌滋生速度雖然變慢,但總量已經變多了,而且這一拿一放的過程中,不僅肉類的細胞膜會被破壞,導致新鮮度明顯下滑,營養和風味也受到影響。建議購買後,先將肉切成適當大小,分袋存放,要吃的時候按量取。

3.拆封的食物不封口

比如喝了一半的牛奶、沒吃完的調味醬等,如果不做封口處理,容易出現交叉污染,導致食物加快氧化和變質。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封口處理,但存放最長也不要超24-48小時。

不想冰箱細菌倍增,有這3個習慣的朋友一定要儘快改掉。

 

5 / 7

三、冰箱裡暗藏"隱形殺手",這些致病菌不容忽視

冰箱是一個密閉的環境,食物中豐富的營養成分很容易「隱藏」一些細菌,比如:

李斯特菌:最容易在肉類、牛奶里滋生,感染後,多數沒有明顯表現,部分可表現為發燒、噁心、腹瀉、肌肉酸痛等,嚴重的可能出現腦膜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需要強調一點,李斯特菌對於老年人、孕婦、新生兒等免疫力差的人,帶來的傷害更明顯。

沙門氏菌:在雞蛋、肉類食物當中最常見,感染後,患者往往有食物中毒、傷寒、敗血症等表現。

耶爾森菌:最容易在生豬肉里滋生,感染者可能出現急性胃腸炎、小腸結腸炎,敗血症等問題。

志賀氏菌:在蔬菜水果當中最常見,是腸道感染的常見病菌之一,感染後可表現為發熱、腹痛、水樣便等異常。

這些致病菌可給健康帶來巨大的隱患,所以大家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患。

 

6 / 7

四、正確使用冰箱,3點要注意

冰箱內部不及時清理會成為家中第二大污染重地,可給健康帶來隱患,所以平時一定要學會正確的冰箱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冰箱時,最好將食品分類存放,做到生熟分開,這樣才能儘量避免串味和交叉污染。

其次,要定期清理冰箱,具體方法為先切斷電源清空冰箱,自然解凍冷藏櫃,內外分別擦乾淨,死角也別放過,清潔完畢後可活性炭包除異味,

還有就是,存放食物時,貯藏量不宜過多,堆放食材時要保證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免影響冷氣循環。

 

7 / 7

如何使用冰箱大有講究,錯誤的存放方式,不僅不利於食物保鮮,反而使細菌大量繁殖,偷走你的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學會正確使用冰箱,才能為健康提供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