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26種一整年不重樣做法和配方,收藏

材料:
裡脊肉350克,大白菜100克,萵筍莖150克,香水芹菜80克,香蔥段20克,蒜蓉1茶匙,薑蓉1茶匙,豆瓣醬2大匙,砂糖1茶匙,干紅椒適量,花椒適量,腌料:生抽2大匙,料酒1大匙,清水1大匙,雞蛋清1顆
做法:
1、裡脊肉先片成薄片。
2、用肉錘錘散組織,使肉變薄變大。
3、再切成小塊。
4、用腌料將肉片腌制約二十分鐘。
5、大白菜,芹菜,香蔥洗凈切段,蒜頭,姜磨成蓉。
6、干鍋,將干紅椒和花椒放鍋內先炒香,待涼後紅椒切成小段。
7、鍋內冷油,先放入干紅椒和花椒爆香,再放入蒜蓉,薑蓉爆香。
8、加入豆瓣醬2大匙,炒至出紅油。
9、加入高湯或是清水,砂糖1茶匙及香蔥段。
10、煮至開後,放入腌好的肉片,煮時不要翻動,直至湯再至沸騰即將煮好的肉片撈出。肉切的薄,很快就熟了。
11、剩下的湯鍋內放入白菜莖略煮。
12、再放入白菜葉及芹菜煮至斷生即可。
13、準備一大碗,碗底先墊上煮好的蔬菜類。
14、再鋪上煮好的肉片。
15、鍋內燒熱2大匙油及2大匙紅辣椒油。
16、乘熱淋在肉片上即可。
15、京醬肉絲
15 / 26
材料:
豬裡脊300克,大蔥2根,雞蛋1個(實際用量:蛋清半個),料酒2湯匙30ml,干澱粉1茶匙5克,番茄沙司2湯匙30克,蚝油1湯匙15克,甜麵醬2湯匙30ml,香油1/4茶匙1ml
做法:
1、將裡脊肉先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再切成3毫米寬的細絲。放入碗中,調入料酒,倒入半個雞蛋的蛋清,攪拌均勻,再調入干澱粉攪拌均勻,腌制10分鐘。
2、大蔥去掉綠色部分,只取蔥白,洗凈後切成4厘米長的段,再對半切開後,切成細絲,放入盤中擺好。
3、鍋中倒入油,大火至8成熱,有微微青煙冒出後,倒入肉絲,並用鏟子快速滑散,炒到肉絲變色後,撈出備用。
4、鍋中留少許的底油,調成小火,先倒入番茄醬,再倒入蚝油,最後倒入甜麵醬,攪拌後倒入炒好的肉絲回入鍋中,改成大火快速翻炒,使每條肉絲都掛上醬料,出鍋前淋入一點香油即可。
16、糖醋裡脊
16 / 26
簡介:
色澤紅亮,酸甜味美,外酥里嫩。
材料:
豬裡脊肉250克。白糖25克,麵粉10克,紹酒15克,芝麻油10克,醬油25克,醋25克,蔥段5克,熟菜油750克(約耗50克),精鹽1克
做法:
1、裡脊肉批成0.5厘米厚的大片,用刀輕輕排剁一下,改成骨牌塊入碗,放紹酒5克和精鹽捏勻,用濕澱粉25克、麵粉10克拌勻待用。
2、醬油、白糖、紹酒、醋、濕澱粉15克、水25克成糖醋汁待用。
3、炒鍋置中火燒熱,下菜油燒至六成熱(約150℃)時,將掛好糊的肉塊入鍋炸1分鐘撈出。
4、待油溫升至七成熱(約175℃)時,復炸1分鐘,1撈出瀝油。
5、鍋內留底油,放入蔥段,煸出香味,肉塊下鍋,迅速將調好的汁沖入鍋內,顛翻炒鍋。
6、待芡汁均勻地包住肉塊時淋麻油出鍋裝盤即可。
17、梅乾菜扣肉
17 / 26
材料:
主料:五花肉,梅乾菜,
輔料:蔥,姜,蒜,八角
做法:
1、五花肉放入沸水中汆燙,去除浮末後,加入蔥、姜、料酒煮20分鐘。
2、撈出後,幾面都均勻的抹上醬油。
3、鍋入油,中火放入鍋中煎。
4、煎至上色即可。
5、梅乾菜用溫水浸泡10分鐘,徹底洗凈後用油入蒜、料酒、糖、醬油、鹽煸炒。
6、切成厚薄適宜的片狀。
7、皮朝下排在碗內。
8、均勻鋪上煸炒後的梅乾菜,放八角,入鍋蒸40分鐘。
提示:如果蒸熟後,能將湯汁倒進炒鍋內,湯汁勾芡再淋回肉肉上最好。
18、螞蟻上樹
18 / 26
簡介:
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把粉條炒肉沫叫做螞蟻上樹,今天做完菜去百度一下才知道還有個傳說,這道菜的由來據說與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筆下的人物竇娥有關。具體故事太長我就不講了,先給大家說說我做菜的過程吧
材料:
植物油150克,粉絲200克,肉沫80克,蔥、姜、蒜瓣20克,豆瓣醬30克,湯150克,干辣椒30克
做法:
1、用冷水將粉絲提前浸泡半小時。(大致有些軟就可以了)
2、鍋內冷油,放入薑蓉,蒜蓉爆香,.放入肉沫煸炒至熟
3、放入豆瓣醬2/3大匙,料酒1大匙,炒至出紅油,.放入泡軟粉絲。
4、倒入高湯2/3杯,生抽1/2大匙,中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水即干未乾的狀態。
5、最後臨出鍋前撒上些香菜蔥花就行了。
小訣竅:
1、做粉絲的時候,一定要用筷子夾著翻動,不要用鍋鏟。
2、湯汁也不要收的太乾了,太乾了口感也不好。
3、一定要趁熱吃,涼了味道就不好了。
19、家常青椒肉絲
19 / 26
簡介:
這是道又快又中看的家常菜,既美味又簡單。
材料:
青椒150克,裡脊肉200克,植物油50毫升,醬油5毫升,料酒3毫升,鹽2克,澱粉3克,味精少許,水或鮮湯30毫升
做法:
1、裡脊肉切細絲後碼澱粉、鹽、醬油、料酒、10毫升水(鮮湯)混合均勻後放置5分鐘;青椒去籽,切絲。用醬油、味精、澱粉和水(鮮湯)調成芡汁。
2、鍋至中火上,倒少許植物油燒五成熱後放青椒絲、鹽炒,斷生後鏟起。
3、鍋至大火上,倒植物油燒滾熱,下肉絲爆炒;下青椒混炒3分鐘後倒入芡汁,翻炒均勻再放入味精後即可出鍋。
20、蒜泥白肉
20 / 26
材料:
肉,料酒,蔥,姜,水,醬油,糖,蒜泥,芝麻
做法:
1、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加姜,蔥,料酒和肉煮熟。
2、將煮熟的肉撈起放涼,切簿片。
3、將醬油,糖,蒜泥,芝麻,調成汁,淋在切好的肉片上。
4、再淋上幾勺的紅油,香啊。
21、香菇炒肉
21 / 26
材料:
主料:瘦豬肉200克,鮮香菇200克,
調料:豬油75克,鹽3克,料酒10克,大蔥15克,玉米澱粉10克,味精3克,姜8克,花椒粉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肉和香菇分別切片;
2、肉用鹽、料酒拌勻,漿上濕澱粉;
3、用料酒、味精、蔥、姜、湯、花椒麵、胡椒麵、濕澱粉對成汁;
4、炒鍋燒熱注油,油熱後即下肉片,邊下邊用勺推動,待肉絲散開;
5、待散出味後加香菇炒幾下,再倒入對好的汁,待起泡時翻勻即成。
22、辣椒炒肉
22 / 26
簡介:
下飯菜,好吃。只要看看我圖片就會有食慾。。。
材料:
豬前腿瘦肉,湖南辣椒(最好是俗稱雞腸子辣椒的那種 ), 肥肉少許,蒜,
醬油,鹽,味精,菜籽油
做法:
1、瘦肉切片用鹽、醬油稍微入味。辣椒切片,蒜子拍松。
2、爆香肥肉和蒜子,炒瘦肉、辣椒等調味即可。
小訣竅:
1、簡單爆炒、迅速調味出鍋就好了,這才是真訣竅。
2、不要又是勾芡又是腌漬的,辣椒炒肉越是弄得複雜越不是那個味道。
23、四喜丸子
23 / 26
材料:
原料:
豬肉餡650克、雞蛋1個、馬蹄4個、饅頭半個、蔥薑末+蔥薑片適量。
調料:
老抽、料酒各1小匙生抽1大匙鹽2小匙 水澱粉(干澱粉1小匙+水1大匙)花椒6粒大料1個。
做法:
1、豬肉洗凈擦乾,剁成餡,不用太細;
2、馬蹄去皮,剁碎;饅頭切小丁;
3、肉餡中打入雞蛋,加入蔥薑末,調入除花椒大料外的所有「調料」,沿一個方向攪打至上勁,其間加入幾滴水一起攪打。然後加入馬蹄碎和饅頭丁,攪勻;
4、將肉餡團成丸子;
5、鍋入油,六成熱時放入丸子炸至表面金黃後撈出瀝油;
6、砂鍋中加適量水,放入炸好的丸子、蔥薑片和花椒大料,調入老抽至自己喜歡的顏色,煮開後轉小火燉至湯汁見少,然後撈出丸子;
7、砂鍋中剩下的湯汁繼續燒開,調入水澱粉(分量外)勾芡至濃稠,淋上香油,然後澆在丸子上即可。
小訣竅:
1、一次不妨多做些,炸好晾涼後入冰箱冷凍起來,需要時直接拿來紅燒或者燉白菜都非常方便;
2、這個分量可做十多個丸子。傳統的四喜丸子比較大,但家庭做的話最好小一點,方便食用;
3、加入饅頭丁可令丸子的口感更加鬆軟;
4、最後第7步也可改燉為蒸,蒸的話大火約為15分鐘。
24、農家小炒肉
24 / 26
材料:
五花肉200克、黑木耳100克、青辣椒1個、紅尖椒1個、蒜、料酒、生抽。
做法:
1、木耳泡開洗凈,瀝干水備用
2、將帶皮五花肉切片,蒜切片,青椒去蒂斜切成長條
3、鍋中倒少許油,加熱後下入五花肉煸炒
4、五花肉中的油煸出一部分,至肉片變成微黃色時,倒入木耳、青椒和蒜片翻炒
5、加鹽調味出鍋即可。
25、紅燒豬蹄
25 / 26
簡介:
味濃適口,肥而不膩。
材料:
主料:豬蹄750克,鹽,蔥各13克,姜8克,香油,料酒各25克,花椒5粒,冰糖50克,糖1300克。
做法:
1、將豬蹄刮毛洗凈,剁去爪尖劈成兩半,用水煮透後放入涼水中。
2、姜、蔥拍破待用。
3、用炒勺將少許香油燒熱,放入冰糖炸成紫色時,放湯調至淺紅色為度。
4、加入豬蹄、料酒、蔥、姜、鹽、花椒,湯燒開後除去浮沫,用大火燒至豬蹄上色後,移至小火燉爛,收濃汁即成。
26、土豆燉肉
26 / 26
簡介:
不必高壓鍋,炒鍋即可,製作簡單,容易上手,初學者的美味佳肴。
材料:
五花肉300克(肉塊大概切成2cm×2cm×1cm),土豆300克切塊(大小是口感隨意),蔥姜蒜少許切段,鹽,八角4瓣,花椒10幾粒,粉絲50克,食用油30克,水500克
做法:
1、先將五花肉洗凈切塊,涼水入鍋焯至5分熟,豬肉微微泛白即可取出,不必等水沸騰。
2、食用油下鍋,白糖炒色(紅糖也可以),若顏色不佳可放適量醬油,放入焯好肉塊,加八角、花椒一起翻炒。
3、待肉上色均勻,加水500克(不要嫌多,儘量一次加完),蓋上鍋蓋,燜10-15分鐘。
4、加入適量鹽,放入土豆塊,繼續燜10分鐘左右。
5、然後加入切好的蔥姜蒜和粉絲,繼續燜5分鐘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