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手機放枕頭邊,神經科醫生警告:3大危害正在毀你

「叮咚!」半夜兩點半,阿榮迷迷糊糊摸向枕頭邊的手機,瞇著眼睛回完訊息後順手塞回原位。這種場景你我都不陌生吧?神經科醫師最近發出警告,那些被手機螢幕藍光照亮的夜晚,正悄悄上演著「健康大盜」的戲碼。別以為關掉螢幕就沒事,手機放在枕邊就像請了位不睡覺的貼身管家,整晚在你耳邊碎碎念呢!
首先試試「三步距離法則」,睡前把手機放到至少三個枕頭遠的位置。
這個距離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手機待機時發出的電磁波雖然微弱,但就像蚊子在你耳邊飛整晚,久了也會讓人神經緊繃。原理在于大腦對電磁場的敏感度,有研究顯示長期近距離接觸可能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就像身體裡有個時鐘突然被調快兩小時,讓你明明累得半死卻睡不踏實。下次睡前不妨學學古人「更衣就寢」的儀式感,把手機當成外套一樣掛在床尾椅上。
要是非得留手機在臥室,開啟飛航模式絕對是保命符。現代人最矛盾的就是既怕漏接訊息,又怕輻射傷害,這時候飛航模式就像給手機戴上口罩,既能阻斷90%以上的電磁波,又能保留鬧鐘功能。原理很簡單,手機訊號強度會隨著網路搜尋自動增強,半夜三點基站閒著沒事幹,你的手機反而會像雷達不斷發送定位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