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前如果沒得這5種病,以後基本不會患癌

1 / 4
我有個老同學,今年剛滿50,前幾天約出來喝茶時一臉慶幸:「老劉啊,今年體檢我又過關了!醫生說了,像我這年紀,要是沒得過幾種『基礎病』,後面得癌的風險能低不少!」
大家好,我是老劉,為什麼醫生說——「50歲前如果沒得以下這5種病,之後得癌的幾率可能會大大降低」。
這不是玄學,而是有科學道理
癌症不是一天發生的,它往往經歷「慢性炎症—細胞反覆損傷—癌前病變—惡性腫瘤」這個過程。 如果你在50歲這個分水嶺之前,成功規避了某些會持續引發炎症和細胞損傷的疾病,相當於提前拆掉了癌症生長的「溫床」。 1
這5種病,可以說是身體的「預警信號」
2 / 4
第一種:慢性肝炎→肝癌
B肝、C肝這類慢性肝炎乃是引發肝硬化乃至肝癌的主要因素,倘若50歲之前肝臟始終健康,不存在持續的炎症,那麼日後患肝癌的幾率便會大幅降低。
第二種: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
胃裡潛藏的這種細菌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的元兇之一,長期感染會漸漸使胃黏膜產生病變,倘若在中年之前將其根除或者未感染,對於預防胃癌至關重要。
第三種:HPV持續感染→宮頸癌頭頸癌
高危型HPV病毒乃引發宮頸癌之主要緣由,亦與口腔癌、咽喉癌相關聯,定期開展篩查,及時使病毒轉為陰性,可大幅降低風險。
3 / 4
第四種:慢性胰腺炎→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