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立大功?醫生研究發現: 老人若是常吃洋蔥,3個好處不請自來

我曾接診過一位退休教師,平時身體還算硬朗,但總覺得人容易心慌、出汗、注意力不集中,檢查發現是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醫生建議密切觀察,不急著吃藥。這位病人自己查了不少資料後,調整飲食,每天中午一小碟涼拌洋蔥,堅持了半年,複查時激素指標從臨界值恢復到正常區間,人也比原來精神穩定不少。
所以說,洋蔥雖小,對老年人來說卻不是可有可無的小配菜,尤其是年紀大了以後,激素系統容易波動,很多甲狀腺異常就在你不知不覺間冒出來。
減輕慢性咳嗽
有些老人一到換季或一熱一冷就咳,沒痰、也不發燒,咳起來卻沒完沒了。最開始大家都當老毛病、支氣管敏感,吃點止咳藥、喝點糖漿就完事了。但時間一久你會發現,這種「老咳嗽」其實跟肺火和氣道低度發炎有很大關係。
年紀一大,氣道黏膜變脆弱,天氣、花粉、粉塵一刺激,就反應過度,甚至還伴點痰堵、氣短、喉嚨發癢,說白了,是身體「點火」了,但滅不了。而洋蔥,偏偏在「滅火」這方面有兩把刷子,洋蔥富含一種叫「前列腺素A」的成分,它本身就是抗炎的,特別是對呼吸道的小血管和支氣管上皮細胞,它有一套獨特的「滅火機制」。
不僅能降低組織胺的釋放,還能抑制氣道痙攣,從源頭減少慢性咳嗽的發作頻率。更厲害的是,它不像止咳藥只是抑制咳嗽中樞,而是從氣道微環境出發,調整黏膜敏感性,算得上是「本源調理」。
有一位幹過化工廠的老人,年輕時接觸刺激性氣體多,退休後就留下慢性咳嗽的毛病,一冷就咳、一緊張就咳,連喝口熱湯都能嗆出一身汗。後來聽說洋蔥對氣道有緩解作用,開始嘗試每週吃幾次燉洋蔥湯,炒菜裡也加點洋蔥絲,兩個月後咳嗽明顯減少,晚上也不再起夜咳醒,整個人看起來都輕鬆不少。
結尾
如果你發現自己或家裡的老人,總是一咳嗽半個月,藥吃不好、病查不出,不妨讓洋蔥常駐餐桌幾次,說不定那股難纏的咳嗽就這麼慢慢被「滅」了。很多時候,人們習慣把食物的作用想得太簡單,要嘛拿它當營養,要嘛當調味品,誰也沒想過,一個普通的洋蔥,居然能有這麼多好處。
洋蔥這種東西,外表平平無奇,入口還帶點辣,很多人吃的時候都嫌“太衝”,可它在老年人身體裡扮演的角色,真不比什麼補品差。越是年紀大,越要吃點「有本事」的食物,與其天天盯著各種保健品看說明書,不如從廚房裡拿起一顆洋蔥,洗淨切開,下鍋一炒,就把半個身體的毛病都給「穩一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