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查出胰腺炎!醫生提醒:冰箱久置的3物,或是「兇手!」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胰腺炎!醫生提醒:冰箱久置的3物,或是「兇手!」
美麗夢想 2025-09-17 檢舉

1 / 14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胰腺炎!醫生提醒:冰箱久置的3物,或是「兇手」



「最近怎麼總是覺得胃不舒服,醫生檢查後說是胰腺炎,真的是冰箱裡的食物出了問題嗎?」

一位中年女性拿著醫生的診斷書,語氣中帶著一絲疑慮。 胰腺炎,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逐漸上升。

胰腺是身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負責分泌消化酶和胰島素,幫助消化和調節血糖。

 

2 / 14



一旦發生炎症,便會影響到消化和代謝功能,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雖然胰腺炎的誘因多種多樣,但其中有幾個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存儲習慣,往往是潛在的「兇手」。

越來越多的醫學調查顯示,冰箱內儲存不當的食物,尤其是一些存放時間過長的食材,可能為胰腺炎的發生提供了「溫床」。

 

3 / 14



其中,冷凍多年的肉類、開封已久的食用油以及反覆解凍的剩菜,都是胰腺炎患者應特別注意的食物。

看似普遍的食物存儲習慣,背後卻暗藏著對健康的威脅。

冷凍肉類是一種常見的食材保存方式,尤其是在節約食材、避免浪費的今天,很多家庭會選擇購買大量的肉類食材,並長期儲存在冰箱中。

 

4 / 14



然而,冷凍肉類儲存時間過長,容易引發許多健康問題, 特別是對胰腺炎患者而言,存放過久的肉類可能會成為一個潛在的「兇手」。

冷凍肉類的長期儲存會使其營養成分發生變化,尤其是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反應。

研究表明,肉類在冷凍過程中的長時間儲存,尤其是在溫度波動較大的環境中,脂肪會變得不穩定,產生自由基和氧化物質。

 

5 / 14



氧化後的脂肪不僅會影響肉類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更可能在體內引起不良反應,增加炎症反應。

對於胰腺炎患者而言,過多攝入這些變質的脂肪,可能會刺激胰腺,導致胰腺的進一步炎症或加重病情。

此外,存放時間過長的冷凍肉類在解凍時,也可能滋生細菌和病菌,特別是一些低溫儲存不當的食物,它們在解凍過程中就容易成為病菌繁殖的溫床。

 

6 / 14



一些細菌如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在未徹底加熱的情況下可能會進入腸道,造成食物中毒和胰腺炎的加重。

因此,冷凍肉類最好不要儲存超過三個月,超過時間應當考慮重新採購新鮮肉類,避免長期儲存帶來的潛在健康風險。

 

7 / 14



在許多家庭中,食用油是必備的調味品,尤其是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橄欖油等,人們習慣一次性購買大瓶裝食用油,而開封后的油往往會儲存在冰箱中。

事實上,開封已久的食用油,尤其是儲存不當的油品,往往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尤其是對胰腺炎患者來說, 長期食用這些變質的油脂,可能加重病情。

食用油在開封后,容易受到空氣中的氧氣、濕氣、陽光和熱量的影響,產生氧化反應。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