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都是「寄生蟲」的4種魚,賣魚老闆自己都不吃,白送也別要

作為一種生活在熱帶及暖溫帶魚類的一種,黃鱔和鯰魚,泥鰍的外表有許多相似的特徵。
首先從形態特徵來看,黃鱔的外表無鱗,細長呈蛇形,上下顎及口蓋骨上有細齒。體色有青、黃兩種,身長細長且圓潤,表面有黏液。
其次從生活習性來看,黃鱔也生活在河道、湖泊中,白天它們喜歡在淤泥中自由穿梭,夜晚則會到石隙中的洞穴裡休息。
最後從營養價值來看,黃鱔的肉中不僅含豐富的DHA和卵磷脂,還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這對於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而言是很好的一種食材,同時黃鱔豐富的維生素A,還能起到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的功能。
正因為黃鱔有著如此大的營養價值,越來越多美味的愛好者便把它做成食物,送上了餐桌。然而隨著黃鱔需求的越來越大,它一些不為人知的面向也逐漸被揭露。
那就是大多數黃鱔生活在淤泥環境中,這種環境讓它們生命力頑強,甚至在沒有水的情況下也能存活相當長的時間。有些黃鱔甚至能在污染水源中生存,這讓它們的身上可能攜帶各種寄生蟲和細菌。
這種寄生蟲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一旦未經充分處理的黃鱔被食用,寄生蟲就可能侵入人體,長時間存留並帶來健康問題。
那麼在日常的生活中,熱衷吃魚的愛好者又該如何買好魚、吃好魚呢?
魚是一種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的食物。不管做法如何,它總是會帶給大家舌尖上的驚艷。因此,它往往會選用最新鮮的食材。
1.看魚眼,新鮮魚的眼睛非常澄清也很透明,周圍也沒有充血和發紅現象。而非新鮮魚的眼睛部位多少會有點塌陷,看起來也會顯得昏暗,模糊,有時也會因為內部出血而出現發紅的現象。
2. 看魚鰓,魚鰓也是分辨魚肉是否新鮮的重要方法。新鮮魚的鰓顏色呈現鮮紅或粉紅色,鰓蓋緊閉,黏液較少且是透明狀。
如果選的魚是這種情況,就表示它是新鮮的;相反,不新鮮的魚魚鰓可能會呈現出灰色或褐色,並且還可能會翻出來。
3. 看魚皮,俗話說,看面相就知道一個人怎麼樣。其實看魚也是一樣的道理。而魚皮就和人的皮膚一樣,透過它也能夠清楚地看到健康重狀況。如果一條魚的魚皮是非常乾淨,明亮且鱗片也很整齊,這表示這條魚非常健康,也很新鮮。
相反,如果魚的魚皮出現了很多粘液,透明度下降,並且失去了彈性和魚鱗不完整,沒有光澤,這就說明這條魚已經是不新鮮的了。
4. 看柔軟程度,魚和人一樣都是世間的生物。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狀態也最能體現新鮮程度。尤其是對於魚來說,如果它是新鮮的,那麼在拿起來的手感上就會是硬挺挺的,也是非常光滑。
如果是不新鮮的魚,它的身體就會是軟綿綿的,拿起來也會非常黏手,讓人不舒服。
5. 看肉質,除了看最基礎的表面,魚的肉質怎麼也能說明它的新鮮程度如何。尤其是當打開魚的一瞬間,它的魚骨和肉緊密的粘連在一起,甚至血液也是鮮紅色,這就說明這條魚是非常新鮮的。
而如果魚骨和肉出現了斷裂,血液呈現暗紅色或黑色,就很容易說明魚的肉質不再新鮮,甚至已經死亡很久了。
總之,魚本身就是大家常見的食材,而它的許多特徵也都能反映出新鮮程度。因此,想要做出讓舌尖炸裂的美味,就得選擇簡單高端的食材。
魚類在市場上是非常常見的食物,也是能夠滿足人們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但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口進食。
尤其是一些在市場上常見,但它們渾身是「寄生蟲」魚,更會讓人望而卻步。畢竟連賣魚老闆自己都不吃的魚,我們自然也要謹慎看待。
不過為了健康,選擇安全可靠的食材是十分重要的。這也要求我們應學習分辨哪些魚類可能有寄生蟲問題,以避免食用這些潛在危險的食材。
安全問題無小事,特別是隨著現在海洋、河流污染問題的嚴重,裡面賴以生存的生物幾乎都遭到了污染和輻射,也為人類的健康帶來了隱患。
因此,在學習了以上的方法以後,希望大家在購買食物時都能多加留意,確保家人和自己的飲食安全。牢記,健康無價,任何時候都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而忽略了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