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香菜還要香的野菜,俗稱「假芫荽」,藥食兩用,對止咳有奇效!

一、童年記憶里的「帶刺香菜」
老張在鄉下做植物調查時,總能看到老鄉們蹲在田埂邊,對著一種葉子帶鋸齒的野菜指指點點:「這東西聞著像香菜,葉子卻扎手得很,怕不是有毒吧?」 其實啊,這種讓南方人又愛又怕的植物,正是刺芹 。
它還有個接地氣的名字——假芫荽。別看它渾身是刺,在菜市場里,它可是能賣到40元一斤 的搶手貨,煮魚燉肉離不了它,客家人甚至會專門上山采摘曬干,留著過年包粽子。
二、扒一扒刺芹的「老底」
刺芹的學名叫,屬于傘形科刺芹屬。乍一看它和香菜(芫荽)像雙胞胎,但仔細瞧就會發現:香菜的葉子像羽毛一樣裂開,而刺芹的基生葉是長條形帶鋸齒 的,摸上去像砂紙般粗糙,邊緣還藏著細密的尖刺。
最顯眼的是它的花——紫色或白色的「小圓筒」包裹在帶刺的苞片里,活像武俠劇里的暗器蒺藜 ,難怪古人叫它「節節花」。
這種植物在南方很常見,尤其在田間地頭,常和小薊混生在一起。不過它可比小薊「嬌氣」,喜歡躲在陰濕的溝渠邊,5℃以下就蔫頭耷腦,40℃高溫反而越長越精神。
三、藏在尖刺里的「寶藏」
說到吃,刺芹可是個「兩面派」。
嫩苗期 的葉子柔軟鮮香,焯水涼拌堪比野菜界的「小清新」;等它長到20厘米高,葉子變硬、氣味更濃,這時候就成了燉肉煲湯的 天然香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