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了糖尿病,卻活到一百歲,就是因為他最愛吃「這一種食物」

很多得了糖尿病的人開始著急:「我得了糖尿病怎麼辦?」,「是不是會影響壽命」.....其實,得了糖尿病,也能活到100歲!
頂尖糖尿病專家向紅丁的6句話,教你戰勝糖尿病!
1、得了糖尿病也能活到100歲
很多人認為,得了糖尿病就彷彿世界末日,其實大可不必。
人的生理壽命應該是120歲。因為按照生物學的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它的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從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20-25歲)開始計算的,因此公認的人正常壽命應該是120歲。
而目前我國1型糖尿病病人(是由於免疫系統發育不良或免疫應激引發的糖尿病)的平均壽命約為一般人群的80%,2型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壽命約為一般人群的90%。
因此,即便是得了糖尿病,好好保養和預防病發症的話,也能活到108歲(120X90%=108歲)。例如,台灣著名的陳立夫先生就曾患糖尿病50餘年,一直活到101歲。
2、中國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來吃大魚大肉
現在人為什麼越容易得糖尿病呢?還是吃出來的!
說到底,中國人是拿「吃糠咽菜的基因」來吃大魚大肉。這種吃法讓人沒吃幾天飽飯就變胖,就得糖尿病。
中國人以前是很經餓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前,中國人始終沒有富裕過,長期的貧困鍛煉了中國人很「抗餓」,一頓飽飯可以兩天挨餓,餓不死。所以活著傳代的人都有這樣的本事,禁得住餓,可以說有「餓不死的基因」。這種基因在貧困時期是一個非常好的基因,沒這種基因就死了,有這種基因才能活下來了。
改革開放後,突然富裕起來了,這種基因還在那在積攢能量,所以沒吃幾天飽飯,他可能就變胖了,血壓就高了,血糖就高了,糖尿病高血壓就來了。
所以到富裕階段,這個節約基因就從一個好的基因變成了一個壞的基因了。是人容易發胖,發胖以後就胰島素抵抗,代謝綜合征,就糖尿病。就是這個過程。
所以不管沒有得糖尿病,還是已經得了糖尿病,生活富裕了,還是得吃「窮」一點!
3、吃四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
那糖尿病人應該怎麼吃呢?
我們常會告訴糖尿病人種說法叫,「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吃沒有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
四條腿的是什麼?——豬、牛、羊。(這些肉的脂肪是飽和脂肪酸,而且比較多,不是不能吃,但是不要全吃這種肉)
兩條腿的是什麼?——雞、鴨。(這些肉看上去油水特別大,但是它油裡面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比較多)
沒有腿的是什麼?——魚。(魚的脂肪酸是不飽和程度最高的,而且它的蛋白質豐富,對人體比較好)
一條腿的是什麼?——蘑菇。(蘑菇含蛋白質、氨基酸很多,基本上不含什麼脂肪,對健康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