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冤枉甜食了!日本血糖專家提醒:這3種食物才是糖尿病禍首,很多人天天都吃,只要戒掉它,活到99歲都不得糖尿病

剛罹患糖尿病的人,可能對飲食控制不太了解,會誤以為不吃甜食血糖就不會升高。但事實並非如此,影響血糖的食物很多,平常還是要謹慎食用。
案例分享:
糖友張女士,剛發現糖尿病沒幾天,就再次來到醫院就診,檢查結果卻讓醫生大吃一驚。在不到2週的時間內,張女士的空腹血糖從6.5mmol/L升高到13.8mmol/L。
當時,醫生告訴張女士,若是血糖持續上升,會有極大的機率伴隨併發症。這個結果讓張女士既不安,又不解,她自認為平日飲食很健康,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隨後,醫生針對張女士的情況進行了了解,發現她在飲食方面有不少的問題。
糖尿病「禍根」並非甜食,這3物,寧願挨餓也別碰,當心血糖飆升
1.含鹽高食物
臘肉、鹹魚等含鹽量過高的食物,若血糖異常的人常吃,會增加體內的鹽攝取量,促進消化,加速小腸遊離葡萄糖的吸收,促使血糖升高。此外,還會加重胰島素阻抗,影響血糖控制。
2.含碳水高食物
碳水含量高的食物有白米、饅頭等,這類物質進入人體,會被分解轉化成葡萄糖,促使血糖升高。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吃太多,即便是主食也要限量食用。
3.熱量高食物
肥肉、堅果等熱量高的食物,同樣會影響血糖穩定。因為,人體食用這些食物後,體內熱量容易超標,會增加脂肪的堆積,容易使人變胖。並引起血糖波動,對胰島造成一定的傷害。
血糖持續上升,可能會帶來哪些併發症?
1.足部感染
血糖持續升高,會增加人體被細菌感染的機率,也會對肢體末端的血液循環造成阻礙,導致足部供血不足。若是足部出現傷口,出現發炎、潰瘍的機率大,若不及時控制,會發展成糖尿病足。
2、神經發生病變
血糖值過高,會使神經出現病變,導致神經周圍組織功能下降,提高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機率。
3.眼部疾病
血糖濃度增加,眼部的血液微循環無法順利運轉,會使眼部血氧傳輸不及時,加速視網膜病變,增加眼部疾病出現的機率。
穩定血糖,從堅持這2件小事做起,利於加強胰島呵護
1.補充營養元素
對於血糖高的人,應該多補充含有鉻成分的線.油.孢.子.粉,線.油.孢.子.粉中含有的綜合的營養成分包括鉻、靈芝多醣、氨基酸和靈芝三萜,被譽為胰島細胞修復的必須營養物質,能明顯改善胰腺血液循環,激活胰島細胞的釋放胰島素的能力,明顯提升胰島素因葡萄糖代謝率的代謝率。
2、注意作息
血糖穩定與作息的健康也有關係,例如人們熬夜時,體內升糖激素的分泌會增加,容易造成血糖升高。所以,日常要有良好的作息,每天早睡早起,少熬夜,確保睡眠的充足。
糖尿病,這個悄無聲息的"健康殺手"
糖尿病已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 ,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1.3億,且每年仍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更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發病年齡正在降低,30-40歲的年輕族群也開始成為高發生率。
許多人對糖尿病的認知仍停留在"多吃糖就會得糖尿病"的簡單理解上,甚至有人認為只要少吃甜食,控制精製糖的攝取就萬事大吉。然而,臨床實踐和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某些我們日常飲食中的普通食物,可能才是導致糖尿病的真正"元兇"。
白飯:餐桌上的隱形"糖分炸彈"
說到糖尿病的"元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甜食、巧克力、糖果等高糖食品。然而,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研究數據,每天攝取超過250克白米飯的人群,其2型糖尿病風險比低攝取人群高出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