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警告!傷腎最狠的菜,傷肝毀腎全是「毒」,99%的老人卻天天吃!等到腎衰竭就晚了!

醫生警告!傷腎最狠的菜,傷肝毀腎全是「毒」,99%的老人卻天天吃!等到腎衰竭就晚了!
美麗夢想 2025-07-26 檢舉

據家庭醫生

俗話說“病從口入”,吃不對不僅挑戰你的胃,還會讓你從頭傷到腳。

尤其對於肝和腎,它們一個負責“解毒”、一個負責“排毒”,自然首當其衝。

所謂的“營養又健康”,很可能傷肝又毀腎,可惜很多人天天吃上癮…

蕨菜

蕨菜憑藉著脆嫩爽滑的口感在我們的餐桌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這樣一種綠葉菜,卻被證實會增加癌症風險。早在2011年,蕨菜就被世衛組織列為了2B類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

罪魁禍首是原始蕨苷,這種物質存在於蕨類植物中,嫩芽部位含量尤其高。

圖源:壹圖網

原蕨苷進入人體後,不僅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還會產生二烯酮類化合物,破壞人類的DNA,讓細胞產生不正常的裂變,形成腫瘤。

一項針對日本和英國南威爾斯等地區的流行病調查研究發現,吃蕨菜多的地區,罹患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更高。此外,蕨菜也會大大增加腸癌的風險。

圖源:壹圖網

那麼,蕨菜是不是就完全吃不得了呢?

科學家曾經做過口投餵大鼠蕨菜的實驗,把投餵大鼠並引發惡性腫瘤的量換算到人類身上,相當於讓一個人每天吃350-3500克蕨菜,且連續吃上20年的劑量。

蕨菜經過加工、處理後,所含的致癌物質雖然不會完全消失,但卻可以大幅降低。只要不是長期、大量食用,偶爾嚐個鮮還是沒有問題的。

①去尖:蕨菜嫩尖中的原蕨苷含量非常高,保險起見,吃的時候盡量把這部分去掉。 ②汆水:原蕨苷易溶於水,正式烹調前記得先用沸水汆燙煮一下。 ③抓洗:將汆燙過的蕨菜用涼水抓洗2遍以上,直到蕨菜不再滑溜溜。

 

魚生

隨著天氣變暖,魚生又開始悄悄佔據了吃貨們的心尖尖,一口下去,怎一個鮮字了得。

但其實,所謂的“現宰現殺、絕對新鮮”,卻是用鮮味包裹的“慢性毒藥”。

人和動物的糞便在淡水匯聚,各種寄生蟲、蟲卵四處傳播,因此淡水魚身上的寄生蟲種類是非常多的,其中的肝吸蟲還會寄生在人體上。

圖源:壹圖網

 

肝吸蟲,也稱為華支睾吸蟲,幼蟲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例如我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鯽魚、鯉魚、鰱魚等等。

如果食用了被肝吸蟲感染的生魚片,這些蟲體會寄生在人的膽管、膽囊中,並引起膽道的一系列病變,如膽管炎、膽囊炎、膽結石等。

肝吸蟲的成蟲可以在膽管內存活20-25年之久,當蟲體過多阻塞膽管,還會引起膽汁性肝硬化、細菌感染等。

肝吸蟲感染者發生膽管癌的風險是非感染者的4.5-6.1倍,讓人上頭的鮮美生魚片,也可能是膽管癌1類致癌物。

圖源:壹圖網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