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肝癌遠離你,這四種東西千萬別吃!!醫生從來不吃!
![想讓肝癌遠離你,這四種東西千萬別吃!!醫生從來不吃!](/photo/articlePhoto/161845/photo_16184520250117205746.jpg)
大家好,我是美食愛分享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想讓肝癌遠離你,這四種東西千萬別吃!!醫生從來不吃!」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醫生警告:不想得肝癌,這4樣東西最好別再碰了!如果想讓肝癌遠離你,這四種東西千萬別再吃,尤其是第一種,醫生從來不碰。
論過年過節的年貨、辦公室小零食和居家零食等場景中,「三隻松鼠」的堅果作為萬千吃貨的最愛。
卻在本月15日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佈其生產的開心果黴菌檢出值為70 CFU/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25 CFU/g)高出1.8倍。
「三隻松鼠」的開心果表示不開心,小編也不開心,因為不久前吃了它家開心果。那麼,黴菌食品的對人體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黴菌食品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黴菌中的黃麴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 的癌症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其毒性比砒霜大68倍,對肝臟器官損害巨大。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中心腫瘤三科陳繼躍教授曾接受家庭醫生線上的採訪表示:「幾乎所有穀物黴變都含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可使人急性中毒或死亡,對動物的致癌性也已經明確。
每人每天攝入量的多少與肝臟發病率呈正相關,長期低劑量攝入發酵食物和黴變食物的人發生肝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大。」
肝癌是我國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占腫瘤死亡率第二,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列第三位,僅次於胃和食管癌。
高發于東南沿海地區,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齡為40—50歲,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其次,各種致癌物質如黃麴黴素B2、有機致癌物、化學物質、藻類毒素污染水源亦可致肝癌。
常見吃黴變食品誤區有哪些
1、去掉黴變部位的食品還能吃嗎?
許多生活樸素的人秉承「大菌食細菌」的節約理念,當食物發黴時,捨不得丟棄,而是把黴變的部分去掉後,津津有味地吃著。
殊不知黴菌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其產生的細胞毒素會在食物中擴散,因此,不要因小失大,要立即丟棄。
2、洗掉黴菌的食品高溫加熱能吃嗎?
黴菌中的黃麴黴毒素主要成分為脂溶性,而非水溶性。因此,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極低,且裂解溫度為280℃以上,一般水洗和烹調加工的溫度是不能將其破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