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出現5個特徵,說明你血管「堵」了

走路出現5個特徵,說明你血管「堵」了
美麗夢想 2025-10-18 檢舉

1 / 4

血管就好比水管,用久了也會生鏽、長水垢。血管一旦堵塞,血流不暢,下游的組織和器官就會缺血、缺氧。

心臟血管堵了會引發心梗,大腦血管堵了會引發腦梗(腦卒中),腿上血管堵了,可導致腳趾潰破發黑、壞死。

《生命時報》(微信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綜合專家觀點,告訴你如何從「走路」看出血管堵沒堵,並總結幾個「疏通」方法。

如何從走路看出血管堵了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吳巍巍表示,生活中,通過走路這件「小事」,可早期發現血管堵塞的苗頭,具體應關注以下幾點。
 

2 / 4



肢體麻木、發涼

當動脈血流嚴重減少時,肢體的最遠端(如腳部)就會感覺冰涼。同時,神經組織也會因缺血而功能異常,導致麻木、感覺減退、運動吃力。

行走時胸悶氣短

走路時,心臟需泵出更多血液來滿足肌肉的耗氧、耗能需求。如果冠狀動脈存在嚴重狹窄,心臟就會缺血,引發胸悶、胸痛、氣短。這些症狀暗示存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問題。

!間歇性跛行

走一段路後,一側或雙側小腿、大腿或臀部出現酸脹、疼痛、乏力甚至痙攣感,停下休息幾分鐘後得以緩解,再次行走同樣的距離,症狀又會出現。

走路時,肌肉耗氧、耗能增加,若血管狹窄無法輸送足夠的富氧富能血液,致使代謝廢物(如乳酸)堆積,就會引發疼痛;休息後,由於機體耗氧、耗能下降,疼痛便得到緩解。

行走不穩、步履蹣跚

當供應大腦的頸動脈或椎動脈嚴重狹窄,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影響負責運動和平衡的腦區,出現走路歪斜、步態不穩、如喝醉一般,這是腦卒中的重要信號。

步行距離越來越短

如果從前走一公里沒問題,現在走兩三百米就得停下,說明下肢動脈堵塞程度正在加重。該表現是血管狹窄進展的「紅色警報」,一旦出現應儘快就醫。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