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前列腺癌去世!醫生苦勸:這2件事,再愛也要戒掉

尿血、精液帶血
早期信號之一。
前列腺癌侵犯血管時,會造成肉眼或鏡下血尿,或出現粉紅色、暗紅色精液,但很多人選擇忽視。
性功能逐漸下降
不是「年紀大了正常」,而是前列腺功能本身遭到破壞,激素調節機制紊亂,常伴隨精液量減少、快感減退。
轉移症狀:骨痛、瘦弱、貧血
晚期患者最常見的是腰背疼痛不明原因,放射性骨痛加重。
這時癌細胞可能已轉移至骨骼、淋巴,治療難度陡增。
5 / 6
建議這樣做,這3招幫助改善前列腺健康
醫生反覆強調:前列腺癌最怕三件事——拖、賭、不查。
日常生活中,只要調整好以下3個關鍵行為,大部分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限制紅肉與高脂飲食,尤其是燒烤與腌制類
建議每周紅肉攝入不超過300克,優先選擇蒸煮燉等低溫烹飪方式。
儘量避免反覆油炸、重口味調料,減少前列腺炎症刺激。
控制飲酒頻率和總量,最好戒酒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表示:任何量的酒精都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如果實在要喝,建議控制在每日不超過15克純酒精(約半兩白酒),但最好是——不喝。
每年進行一次前列腺篩查,尤其50歲後
包括:PSA檢測(前列腺特異抗原)、直腸指檢、前列腺B超等。
有家族史或平時有尿頻、夜尿等症狀的人群,建議提早到45歲開始定期查。
✅有研究指出:50歲前發現的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發現時已轉移者,5年生存率不足40%。
6 / 6
醫生提醒:前列腺癌防不住,是「慣」出來的
「我又不是老年人,哪會得這種病?」「紅燒肉都吃幾十年了,還不是好好的?」「體檢太麻煩,改天再說……」
這些話,幾乎每個泌尿科醫生都聽過。
但遺憾的是,前列腺癌不是一天形成的,是習慣一天天「慣」出來的。
你「捨不得戒」的那些行為,癌細胞正在「悄悄點贊」。
醫學共識普遍認為:前列腺癌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強相關的可預防性癌症。
健康飲食、定期體檢、控制酒精攝入——這些行為,遠比等「尿血了才看醫生」來得實在。
健康,其實就藏在你每天的一餐、一杯、一覺里。
今天開始,不妨替自己和家人,改掉這兩件「再愛也別做」的事,為未來多贏一點時間。
⚠️最後提醒:本文僅供科普參考,具體健康狀況仍需前往正規醫院面診評估。
不同人群體質不同,前列腺檢查和生活方式干預建議應由專業醫生個性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