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鹽少油」錯了!不想早早進醫院,老人吃飯這幾點多留心

「少鹽少油」是如今很多人養生時常提到的口號,尤其是老人,大家總是習慣性地提醒他們要「少鹽少油,吃得清淡點」。
但你是否想過,長期的低鹽低油飲食真的對老人有益嗎?亦或,這樣的飲食方式可能反而讓老人身體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
如果你現在還認為「少鹽少油」就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那麼,可能得重新思考了。
在我作為醫生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老人,因為長期習慣了「少鹽少油」的飲食方式,身體出現了很多不該有的健康問題。
很多人把「少鹽少油」當做了健康的金科玉律,認為只有控制了鹽和油的攝入,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延緩衰老 。
事實上,這種看似簡單的飲食觀念,常常致使部分老年人陷入更為深重的健康危機。
老年人的身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鹽和油的攝入并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過度的控制可能反而加劇身體的衰弱,甚至引發一些不易察覺的健康問題 。
不吃鹽,腎臟可能先受不了
你有沒有想過,少鹽可能會給老人的腎臟帶來隱性傷害?一個老人,長期堅持少鹽飲食,認為這樣可以減少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風險,然而腎臟卻悄悄給他「背鍋」了。
就拿我曾遇到的一位患者來說,他年約七十,平時按家里的習慣,每頓飯都幾乎不加鹽,菜肴也都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清水煮白菜,白米飯,幾乎沒有調味料 。
起初,他覺得這種清淡的飲食讓身體更健康,不容易得病,甚至還曾經給家人說過,「這就對了,少鹽能長命。」
然而,經過幾年后,他突然感到雙腿水腫,眼睛下方也出現了明顯的浮腫
,經過檢查,發現他的腎臟功能已經出現了明顯的衰退。
原來,鹽并非僅用于調味,其在維持血液滲透壓、保持體液平衡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長期過度減少鹽的攝入,血液中的鈉離子水平就會不穩定,導致腎臟代謝負擔加重,長此以往,腎臟的代謝功能就會逐漸退化。
其實鈉的攝入量太低,可能會增加腎臟病、尿毒癥等疾病的風險
,因此,給老年人提供適量的鹽分,其實是幫助腎臟維持正常功能的基礎。
油脂攝入過少,可能引發皮膚問題
你也許知道,油脂對保持皮膚的健康至關重要,但你知道嗎?油脂的攝入過少,反而會導致皮膚失去光澤,甚至出現干裂、發癢等癥狀 。
前陣子,我在醫院碰到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她是那種典型的「清淡飲食」者,每天早中晚三餐,都是極其簡單的無油無鹽的食物。
剛開始她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直到她的皮膚開始出現異常,最初,老太太的臉上開始干裂,摸起來像沙紙一樣粗糙,而且她的手肘、膝蓋處,皮膚也變得非常干燥,甚至開始發紅髮癢。
這個問題一開始她沒有在意,直到癥狀越來越嚴重,才開始去看醫生,經過診斷,醫生發現老太太的皮膚出現的這些問題,實際上是由于長期缺乏油脂,導致皮膚的屏障功能受損
油脂,特別是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保持皮膚水分和彈性的關鍵成分,如果沒有足夠的油脂,皮膚就缺乏必要的潤澤,變得干燥、粗糙,甚至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所以,過度減少油脂攝入不僅傷害了皮膚,還可能導致其他免疫系統相關的問題。
蔬菜水果攝入不夠,骨骼逐漸「虛弱」
有些老人為了控制鹽和油的攝入,反而減少了對蔬菜和水果的攝入,殊不知,這個行為可能間接影響骨骼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