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乳、皮蛋是很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但它們真的健康嗎? 答案可能顛覆你的想像

腐乳、皮蛋是很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但它們真的健康嗎? 答案可能顛覆你的想像
美麗夢想 2025-09-27 檢舉

成年人每次吃1~2個皮蛋 為宜, 每週不超過3次 。胃腸敏感者建議適量減少。

3. 搭配合理

皮蛋拌豆腐、皮蛋瘦肉粥等經典搭配,不僅口感好,還能中和部分鹼性,減少腸胃刺激。

避免空腹吃皮蛋,也不要和柿子、啤酒等容易「鬧肚子」的食物一起吃。

 

寫在最後:皮蛋不是毒藥,也不是神丹

皮蛋的「黑歷史」讓許多人心存疑慮,但隨著工藝進步和監管加強,現在的皮蛋大多是安全的。

關鍵在於選對產品、吃得適量 。任何食物都有兩面性,皮蛋也不例外。它不是毒藥,但也不是保健品。把它當作普通食材,偶爾吃一吃,完全沒問題的。

別再因為「聽說」就草木皆兵,也別因為「好吃」就毫無節制。真正的健康,從科學認知和理性飲食開始。

 

劉大爺一到飯點,必須就著腐乳才能坐下來吃飯,每次因為這個習慣,沒少被家人吐槽。

兒子也勸過,腐乳這些醃製品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吃多了還有致癌風險,老人家最好別多吃,但大爺卻覺得都是杞人憂天,就沒聽說過誰吃腐乳吃過病的。

「再說了網路上都說腐乳才是「營養佳品」,不少人天天吃呢,更何況以前的老人也是每天只有這些東西吃,長壽的不是大有人在?」說完又開心的挖了一塊腐乳送飯。

其實有這樣想法的老人大有人在,到底腐乳對健康是好是壞?

 

一、腐乳其實很健康!

腐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曾經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但如今提起腐乳,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鹹味重、不健康。

但事實上,腐乳還是挺健康的食品,有科學研究發現它的植物蛋白和益生菌含量非常高 ,而且 脂肪含量低 ,熱量也低,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反而更適合攝取。

其實說起腐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它是豆腐發酵製成的,雖然加工過程有黴菌參與,但這些黴菌和黃麴菌可不一樣,基本上都是對身體有益的菌。

而且豆腐在發酵之後,也沒有流失其中的營養,反而更增加了大豆異黃酮的活性 ,比起單吃豆腐,營養表現更加全面。

 

其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不僅改善了腸道菌群 ,還可以更好的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和其他豆類食品相比,腐乳也不易引起脹氣等不適反應, 對於腸胃不好或腸胃敏感的人非常友好。

加上腐乳本身含鋅量豐富 ,多吃腐乳可以補充鋅,促進T細胞增生增強免疫反應,進而幫助免疫力「升級」。

可能看到這裡有人會問,既然腐乳這麼健康,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質疑?

二、提醒:腐乳也不能隨便吃!

雖然腐乳很好,但它加工過程中會添加不少鹽分,這就導致吃腐乳很容易鈉攝取超標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錶》的數據統計,無論是哪一種腐乳,其鈉含量是正常豆腐的350~550倍。正常吃1塊腐乳,約10 g左右,折合成鹽可能在0.5 g- 0.7 g左右。

 

《中國居民飲食指南》中建議成人每日鹽攝取量不宜超過5g ,也就是說如果吃了腐乳,日常烹調就要注意少放鹽,否則不利於血壓穩定。

建議有高血壓的人就不要長期吃了,不然只會加重病情,像這種鹽分含量高的食物,還會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引發胃病甚至加重胃病,此外腐乳中的嘌呤還會增加尿酸升高風險,加重痛風病情。

所以別看腐乳中維生素B12、大豆異黃酮、核黃素(VB2)這些營養素好像很多,真正要達到降低血清膽固醇,保護心血管的效果,每天可不是吃一塊腐乳就能解決的,至少得吃夠250 g!

換算下來差不多25塊腐乳,別忘了,腐乳裡面鹽分極高,吃多了腐乳也增加了鈉攝入量,進而增加高血壓、胃癌等風險,因此別把腐乳當養生補品,少量佐餐才是正道。

 

三、腐乳進“致癌名單”,真的假的?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腐乳致癌的消息,其實這個說法流傳開來無非兩方面原因,一是腐乳聽起來就不太健康,而且加工過程有黴菌發酵,很容易讓人覺得是在吃發黴物質,二來腐乳醃製過程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亞硝酸鹽,也就是有名的致癌物來源,人體攝入後會在體內生成亞硝胺,增加風險。

事實上,腐乳製作過程參與的黴菌都是毛黴菌和根黴菌 ,都是有益於人體的好黴菌,和會致癌的高危險群「黃麴菌」不是一個屬性,所以不用擔心致癌。其次腐乳中的 亞硝酸鹽含量很低 ,雖然都是醃製品,它和亞硝酸鹽高發戶「泡菜」還是有點差別的。

因為大豆本身就沒有硝酸鹽類物質,自然發酵過程也產生不了多少亞硝酸鹽,只要購買正規廠商生產的合格腐乳 就不會有致癌風險。

 

所以腐乳可以吃,但要注意日常攝取量,不要超過建議鈉攝取量範圍內攝入,還是可以適當吃一下的,但如果有高血壓、胃病這些疾病的人最好還是少吃,避免加重病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