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血糖糾纏了27年,老中醫只用1個中藥讓糖尿病斷根,泡水喝一杯,血糖從18.7降到4.1

中醫看糖尿病,更關注身體裡的「失衡狀態」。 很多醣尿病人有這些表現:血糖忽高忽低、口乾舌燥、喝水不解渴、嘴裡發苦、嗓子黏膩、大便黏馬桶、小便黃、牙齦容易腫,臉上愛長疙瘩,脾氣急躁…
上述症狀多半是濕熱火毒 導致,濕熱讓身體無法正常利用糖分,而火毒會進一步加重代謝紊亂。 這時候光用降血糖藥沒用,要先清熱瀉火,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今天,邀請糖尿病專家楊小紅主任分享一個中藥——黃連, 說起它,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苦”,但對糖尿病人來說,黃連雖苦,但搭配得好,既能減輕苦味,又能增強降糖、除濕熱、洩火毒的效果,糖尿病人泡水喝正合適。
以下是楊小紅主任 分享的3個經典搭配:
一、黃連+知母
從中醫理論來講,胃主受納腐熟,胃熱過盛,腐熟功能亢進,就會導致食慾亢進、易飢餓。而胃熱還會消耗津液,使得口乾喜飲。
而黃連苦寒,能清胃火;知母甘寒,既能清熱,又能滋陰,避免黃連苦寒傷陰。兩者搭配,既能幫助降餐後血糖,又能緩解「吃得多、餓得快」的症狀。
二、黃連+茯苓
中醫認為,胖子多痰濕,痰濕與熱結合形成濕熱,困阻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穀精微不能正常輸布,就會出現血糖升高,同時伴隨身體困重等症狀。
而黃連清濕熱,能燥濕清熱,對於濕熱引起的痞滿、嘔吐、瀉痢等都有效果;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健脾滲濕,把黃連清出來的濕濁經由尿液等途徑排出去。兩者搭配,不苦寒傷胃,還能讓血糖慢慢穩下來。
三、黃連+蓮子心
火毒重的糖尿病人,常覺得心裡煩躁,晚上睡不著,舌尖紅、甚至起潰瘍,血壓也容易跟著高,在中醫中叫「心火亢盛」。同時,心火亢盛也可能影響血壓,導致血壓升高。
而黃連清全身火毒,它能入心經,清除心經的火毒;蓮子心味苦,性寒,歸心、腎經,專攻清心火,還能交通心腎。兩者搭配,協同作用,能有效緩解心煩、失眠,還能輔助降血糖、穩血壓。
門診案例
周先生,55歲。患者自訴已經患有糖尿病五年多了,最近血糖總是不穩定,還總覺得口乾口苦,喝水不解渴,餓得快吃得多、體重還往下掉,伴有大便粘,小便黃,牙齦腫,臉上長痘,脾氣暴躁等症狀。
刻診: 舌紅,舌苔黃厚膩,脈滑數。綜合情況辨證為 濕熱火毒壅盛 導致的血糖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