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再一次提醒:水煮蛋千萬不要這樣吃,會引來身體疾病,95%的人都吃錯了!為了健康一定要知道!

醫生再一次提醒:水煮蛋千萬不要這樣吃,會引來身體疾病,95%的人都吃錯了!為了健康一定要知道!
美麗夢想 2025-09-03 檢舉

你聽說了嗎?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條「離譜」傳言:「每天吃一顆水煮蛋,膽固醇飆升,血管堵了,等於慢性自殺!」 好傢伙,雞蛋聽完都快氣成煎蛋了。明明是個營養小天使,怎麼一夕之間變成了「健康刺客」?今天,小編就帶你撥開“蛋殼”,看看真相到底是啥!

 

先說重點:雞蛋的確含有膽固醇,但別急著對它下「死刑」。早在2015年,美國飲食指南就取消了對每日膽固醇攝取的限制 ,因為研究發現,影響血膽固醇水平的,其實是你日常攝取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不是雞蛋。

 

 

所以,問題不在雞蛋,而是你是不是一邊吃水煮蛋,一邊配了個炸雞腿、兩根油條,再來一杯全糖奶茶……這組合,別說雞蛋,連你自己的血管都想報警了!

 

當然啦,雞蛋雖好,吃法可不能「亂來一通」。有些人啊,能把一顆好好的雞蛋,吃出「高血脂套餐」的感覺。例如,有人習慣把雞蛋煮到“灰頭土臉”,蛋黃一咬就掉渣,香味全無,營養也打了折。

 

雞蛋煮太久,蛋白質結構會變得難以消化,口感也會變得像橡皮擦一樣 。最佳做法是水開後煮7到9分鐘,這時候蛋黃剛好凝固但不發灰,營養和口感雙贏!

 

還有人覺得生蛋才“營養沒跑”,一邊打蛋一邊幻想自己像健身大片裡的硬漢,咕嘟一口下肚,結果第二天上吐下瀉。生雞蛋可能含有沙門氏菌 ,其中的抗生物素蛋白還會影響維生素B7的吸收,真是賠了健康沒賺到營養。

 

比較有趣的是,減肥族群裡流行一種「儀式感吃法」:只吃蛋白,不碰蛋黃。說蛋黃熱量高、膽固醇高,吃了胖得快。可是你知道嗎?真正營養豐富的,正是你丟掉的那一口蛋黃

 

蛋黃裡藏著豐富的卵磷脂、維生素A、D、E,還有保護大腦的膽鹼,簡直是「營養寶藏」。所以,別再對蛋黃「避之不及」啦,它可比你想的更可靠。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