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誤將強力膠滴進嘴,媽媽「一個舉動」挽救了孩子,醫生讚:安全有效

村里開家長會時這事成了案例,有個奶奶說以前孫子吞了紐扣電池也是沖水,結果胃里燒出窟窿。現在幼兒園墻上貼著危險品圖示,保安每天巡邏檢查儲物柜。社區買了收納盒分發給家庭,紅色警示貼紙寫著「有毒物品」。
強力膠瓶子現在都帶防兒童蓋,超市貨架往下調了半米。消防員來學校教急救時專門演示溫水沖洗,說油會讓強力膠膨脹,像裹層糨糊越搓越黏。有個男生舉手問酒精行不行,老師搖頭說化學反應會發熱,反而傷皮膚。
小寶現在看見透明瓶子就躲得遠遠的,有次看見同學掏耳朵,他立刻大喊「危險!要出血!」。班里組織安全演練,孩子們分成小組檢查教室,強力膠、美工刀、暖寶寶全被收進教師辦公室。家長群里每天打卡,拍照片顯示危險品都鎖好了。
那天急救時媽媽手心冒汗衣服都濕透了,但手上動作一點沒亂。後來她跟我說,當時腦子里啥也沒想,就記得以前刷到過一個科普視訊說「強力膠沾嘴只能用水沖」。
哪知道沒過幾個月,這經驗又用上了——對門家小孩玩橡皮泥,不知怎的把一顆磁力珠塞進了鼻孔。她正好去送東西,一看孩子喘氣不對,馬上讓家長捏住沒塞珠的那邊鼻子,叫人拿來小鑷子,輕輕一夾就出來了。
現在全樓道都知道她靠譜,誰家買了危險品都先問她收哪兒合適。
睡前檢查成了我們這幾戶的固定流程,電插座護蓋、抽屜鎖、窗邊不放凳子……這些安全習慣就像刻進骨頭里了。孩子有天突然說「媽媽是 英雄,她笑著搖頭:「媽媽只是愿意多學一點,再多小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