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愛運動卻最長壽,且患癌率極低,醫生:7個原因值得深思

日本人不愛運動卻最長壽,且患癌率極低,醫生:7個原因值得深思
美麗夢想 2025-08-28 檢舉

2、吃得「鮮」

這里的鮮有2種含義,一是吃得鮮,日本人喜歡吃食物的本味,多是低油低鹽的水煮方式 ,可避免攝入過量油脂,還能保留食物的本味;

二是臨海的日本人經常吃海鮮,海鮮內有豐富的ω-3脂肪酸、核黃素、鈣質以及鐵質等營養

對健康有很大好處。

 

3、很少吃外賣

日本人有屬于自己的便當文化,平常上學、工作都是攜帶便當出門,很少吃外賣。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經常吃外賣與全因死亡率增加4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癥死亡率增加67%相關。

 

4、常吃豆制品

豆制品也是日本人十分喜愛的,經常吃味噌湯、納豆等食物。豆制品內有豐富的異黃酮

經常攝入與前列腺癌、乳腺癌風險下降相關。

三、「瘦」與長壽密切相關,日本經驗值得借鑒

《美國醫學協會雜志》 上一項針對19萬人的研究稱,正常體重的老年人相較于肥胖的,平均壽命長了約6年。

肥胖的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給預期壽命帶來較大的影響。而保持合理的體重,可改善身體的代謝問題、降低癌癥發生風險。

 

日本在管理體重這件事上做的也十分優秀,日本成年人的肥胖率僅有3.7% ,老年人比例就更低了。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1、政府鼓勵減肥

早在2008年,日本就推出了全民瘦腰計劃,并將此納入了相關法規。每年都會對企業、政府40~75歲的雇員腰圍進行嚴格檢查 ,不合格的雇員人數超標會對相關企業進行罰款。

2、出行習慣

 

 

日本人的出行習慣不是到哪都坐車,而是會在距離到家的前幾站下車,主動步行,以此來緩解每日運動量不足的問題。

3、積極體檢

40~74歲年齡段的人是慢性疾病發生的高危人群 ,這個年齡段的人需要去特定醫院進行相關體檢,身體如有異常的話會接受專業的指導調整飲食以及生活方式。

長壽并非一件事或某種飲食可以促成的,一定是日常生活中良好的點滴細節匯聚而成的,想要獲得長壽要從現在開始做出改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