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聽到伴侶說話就煩躁,有股無名火,真正的原因不是你討厭他,也不是你脾氣不好,而是...

劉震雲說:
總有那麼些時刻,當我們聽到伴侶的聲音時,心中便會湧起莫名的煩躁,像是被點燃的無名火。
其實,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對方的確令我們厭惡,亦不全然是我們自身的脾氣問題。
而是深植於心的條件反射,源自於長時間的溝通不良與情感積壓。
01、最傷人的毒藥:不會好好說話
在許多婚姻的爭吵,往往不是因為對方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兩個人不懂溝通。
婚姻中最傷人的毒藥,就是不會好好說話。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問候,一個關切的眼神,甚至是一個溫暖的擁抱,往往能夠化解衝突。
而我們卻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慢慢忽略了這些最基本的溝通方式。
魯迅曾說:“哀莫大於心死。”
在婚姻中,若兩個人只是一味地對著爭吵,而不去認真傾聽彼此的心聲。
最終造成的就是心靈的隔閡,心門關閉了,誰都不願意打開。
倘若雙方都能意識到,不良的溝通方式正如無形的毒藥,逐漸蠶食著彼此的感情。
那麼或許能更好地找到解決之法。正如劉震雲所言,千萬不要讓「條件反射」成為你們相處的障礙。
02、最好的相處,就是堅持“梅拉賓法則”
所謂,梅拉賓法則:
梅拉賓在1971年提出:一個人對他人的印象,約有7%取決於談話的內容,輔助表達的方法如手勢、語調等則佔了38%,肢體動作所佔的比例則高達55%。
也就是說,夫妻之間,彼此的讚美、肯定與支持應當遠遠超過指責與抱怨。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動給予對方肯定,表達感激,慢慢地,彼此關係將變得溫暖。
要學會培養正向的溝通習慣,創造一個充滿理解的環境。
這樣的家庭氛圍,才是一個家最好的模樣。
李治廷曾說:
“愛是溝通,是傾聽,是給予,而不是簡單的相處。”
在婚姻中,若我們能將對伴侶的愛化為言語與行動,多去傾聽對方的心聲。
則不僅能避免無謂的爭吵,也能讓彼此的心更為貼近,讓彼此相處越來越幸福!
小蘇是我兩個月前接待的來訪者,27歲的她看起來略顯滄桑,她這次是為自己的感情而來。
小蘇有個交往兩年多的男友,男友比較體貼,對小蘇也很照顧。
但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小蘇開始莫名的煩躁,她很不願意接男友的電話,也不想跟男友見面。
有一次小蘇和自己的朋友正在一起逛街,兩個人有說有笑,這時小蘇的電話響了;
小蘇解鎖手機一看是男友打來的,突然眉頭緊鎖,簡單說了幾句話,小蘇又開始悶悶不樂。
經過深入的溝通後,小蘇表示男友對自己很好,但大部分的交流過程都十分不愉快,兩個人總是不歡而散。
小蘇也不明白為什麼總是無效溝通,一和男友交流就容易冒火。
其實小事小蘇這樣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一聽到伴侶說話就煩躁,有股無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