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失敗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有一種失敗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
美麗夢想 2025-03-27 檢舉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

“我的孩子不尊重我。”

年紀小的孩子,一個不高興就對父母撒氣、發脾氣、甚至拳腳相加;

大一點的孩子,父母跟他說話常常被無視、回懟,溝通困難;

常對父母冷漠、頂嘴、吵架;對父母講的道理、建議不屑一顧…

 

這讓許多家長著實委屈:

“我這麼愛孩子,為他付出那麼多,為什麼還換不來孩子對我基本的尊重?”

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

曾經有研究機構對來自美國、日本、中國的孩子進行了名為「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誰」的問卷調查。

 

美國孩子最尊敬的人排名第一的是父親,第二是喬丹,第三是母親;

日本孩子最尊敬的人排名第一的也是父親,第二是母親,第三是坂本龍馬(明治維新的英雄);

而在那批接受調查的中國的孩子心中,最尊敬的人根本不是父母,父親被排在最後一名,第10名,母親更慘,擠出前10,排在第11名。孩子不說謊,心目中就是這樣認定的。

不少中國的父母自以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家,但是他們卻無法阻止他們在孩子心目中地位的不斷下降。

 

 

承認吧,中國式父母不尊重孩子,是由來已久、並為大眾認同的行為。

 

不尊重孩子的父母

每個孩子一生下來,都是深愛父母、尊重、信任父母的。

之所以會變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認可的一言一行所導致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敗。

 

在知乎問答“為什麼不願意和父母聊心事”中,有這樣一條回答:“很多父母根本不懂得尊重孩子這個概念。”

就像一個遊戲裡說:「他們並沒有把你當成獨立的個人,一個有自己思考能力,判斷能力的個人。

他們只把你當孩子,說難聽點,是附屬品。他們不覺得你和他是平等的,而習慣用居高臨下的態度來對待你。

很多當父母的,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和自己同樣平等、獨立的個體,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任由自己安排、想怎麼對待就怎麼對待。

在這種認知下,很容易出現一些錯誤的教育方式:

忽視、否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對孩子的需求不重視,不滿足;

嘲諷、打擊、隨意語言攻擊、打罵孩子;

承諾孩子的事情說話不算話、出爾反爾;

不能認真地傾聽和回答孩子說的話,敷衍、不耐煩;

包辦孩子的一切,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孩子······

 

很顯然,這些方式都違背了孩子自尊、自主、獨立的需求,這也是一個健康獨立的人格發展最基本的需求。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