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說: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最好的教養,不僅是對陌生人彬彬有禮,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最愛的人。
因為你最親近的人,只有你懂得如何去愛。
當我們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牙牙學語或蹣跚學步時,父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微笑和鼓勵,都能帶給我們莫大歡喜。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父母的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遙遠,有委屈從不向兒女吐露,哪怕生病了也只是默默地吃幾片藥,還在孩子麵前假裝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這背後,其實是父母對子女深深的愛與依賴。
面對這種愛與依賴,我們又做了什麼?
我們從乖順聽話的孩子,變成了獨立、叛逆的成人,有時甚至讓語言變成一把利器,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很可能在父母的內心狠狠地刺了一下,看似平常,傷人卻深。
批評父母無能
“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
“跟你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你們那一套早就過時”
“跟你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這樣的話,其實是對父母極度的不信任。
他們做的好與不好有什麼差別呢?
父母喜歡為孩子做點事以體現其價值,拒絕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沒用了,兒女不需要他們了,從而陷入消極、悲觀的情緒。
其實這背後隱含的是子女的情緒化和傲慢、不謙卑。
父母年歲大了,面對許多新鮮事物,不會像子女那樣緊跟著潮流,即便在子女眼中非常簡單的一件事,他們也要學上好多遍。
我父親剛上一年級沒幾天就遭遇文革輟學,到現在拼音都不認識幾個,幸好爺爺出身書香世家,教父親勉強認識了幾個漢字,但父親至今都不怎麼會用智能觸控手機。
有一次回家時他問我怎麼發短信,我教了他好多遍但還是沒學會,我不耐煩的冒出一句:「你又不會拼音,再簡單你也學不會。」聽罷,父親沒再說話。
後來我想再教父親用觸控螢幕手機,但被他斷然拒絕了。
再後來聽母親說,當初你父親學發短信,是為了不影響你工作。
許多子女都認為自己比父母強,卻忽略了父母的經驗與學歷無關,這是必須親身經歷過才能擁有的體驗。
這些話不僅會讓他們傷心,還會讓他們因年老產生的自卑感加重,覺得自己沒用,恐懼落後於今時代。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把我們養育成人,沒有父母哪有我們?
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我們吃飯走路,從來沒有嫌棄我們笨,父母老了,我們應該做父母的老師,做到百問不煩,這其實也是一種孝道!
所以做子女的千萬不要批評父母的無能,這樣他們會很難過!
抱怨父母囉嗦
“有事嗎,沒事我掛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囉嗦”
“我要吃什麼我知道,別給我夾”
說著說著,眼圈紅了起來。
不經意的這樣一件事,在以後的日子裡,母親卻時不時總提,「那你生我幹嘛呀」這句話,就像刻在了她腦子裡一樣,20年了還念念不忘。
去年這位網友生了孩子,10個月裡拖著沉甸甸的肚子累得要死,她說,“要是我的孩子以後這樣說,估計我給他一個耳光的心都有。”
下面有這樣一個事例:
尹默父母是在他考上大學那年離的婚。
畢業後,他特意選了一個遠離父母的城市工作,薪水很低,付完房租飯費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