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說: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地藏王菩薩說: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美麗夢想 2025-03-14 檢舉

畢業後,他特意選了一個遠離父母的城市工作,薪水很低,付完房租飯費所剩無幾。

 

整整一年,他沒打過電話給家裡。

有一天在地鐵口,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

一段很長時間的沉默,彷彿父親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尹默不耐煩地說:“有事嗎?沒事我掛了,我電話快沒錢了。”

沒想到父親說:“我知道,我給你的卡里匯了6000塊錢,實在辛苦,就回家吧,爸爸養你。”

這句話讓尹默淚如雨下。

不讓親近的人傷心,是一個人最高的教養。

對父母的教育不耐煩

 

“煩不耐煩啊”
“瞎操心什麼啊”
“我知道了,別說了,你說的我懂”

 

「孝順」兩個字千百年來被我們掛在嘴邊,但現代社會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它們的意義。

「孝」體現了下對上的愛和尊重,「順」要求孩子在順從父母的基礎上進行溝通。

如果在子女的內心裡沒有這個「順」字,那麼很容易在溝通中喪失謙卑和尊重。

 

每當父母因為某件事教育我們時,好多孩子會說「我知道了,別說了,你說的我懂」等不耐煩的話,其實父母只希望我們過得更好。

直到我們為人父母後才明白,原來我們也是這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對父母多一些體諒,等他們哪天不管我們了,不再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生活會更加難過!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善待父母

魯迅一生性格耿直,從來都是心口如一,從不違心屈從,唯獨對自己的母親妥協過,哪怕是最平常的起居生活,也是極為妥帖、恭順。

為了不讓母親感到寂寞,魯迅特地將母親從老家接到北京,並把他最大的房間留給母親住,自己和妻子住小的。

每天晚餐後,都要到房間與她聊天。

出門前,總要先到母親屋裡說聲:“阿娘,我出去了!”

回來後,也一定去母親的住處向母親告知。

還時常帶回些母親喜歡吃的小食品。

 

魯迅的文章雖然寫得好,但他的母親卻不愛看,有人曾特意送了本《吶喊》給她看,還說《故鄉》寫得好。

老太太讀完卻說:“沒啥好看,這怎麼也可以算小說呢?”

原來,老太太喜歡看新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尤其是張恨水的作品。

於是,魯迅就跑到書店買來張恨水的《金粉世家》、《美人恩》送給母親。

魯迅的好友許壽裳說:“魯迅的偉大,不但在其創作上可以見到,就是對待其母起居飲食的言行中,也可以見到他偉大的典範。”

 

是否,我們也像魯迅一樣,給了父母足夠的體貼與溫情。其實他們所祈求不多,一份簡單、耐心而溫馨的愛就足矣。

父母忙了大半輩子了,一直說,等你大了,就不管你了,等你結婚了,就管不動你了,等你有孩子了,就懶得管你了,等你孩子上學……等的她都老了。

當他們慢慢老去的時候,多些細心、多些用心、多些耐心,這是兒女能給予他們最好的報答。

千萬別等到父母老了,你才突然發現,他們才是你最該傾心的人。

時間可以不對他們仁慈,但你一定要對他們溫柔。

因為父母是我們的根。

老話說:「百善孝為先」。

父母是世上最大的福田,善待父母,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