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底濃香的暖胃胡椒豬肚湯~快去試試吧!
02 抄手
辣油飄香,時光緋紅
餛飩在四川叫“抄手”,當中還有一段故事。
傳說,有人在成都街上閒逛至一小吃店,問老闆為什麼「餛飩」到這裡變成了「抄手」?老闆不說話,只將手中餛飩往湯鍋裡一扔,而後雙手在胸前一抄,身體往門框上一靠,雙眼炯炯地瞪著湯裡。
只一分鐘,便麻利一撈,盛滿一碗端給食客,口中大叫「抄手二兩!」正是指這食物皮薄易熟,抄手之間,就能煮熟上桌。
在四川,最鼎鼎大名的抄手食肆,要數「龍抄手」。龍抄手的面皮嚼頭十足,個頭小巧,當地人無辣不歡,最愛加一勺辣紅油進去,入口順滑,餡軟而鮮,一道火辣辣的熱線直通肚腹,好不過癮。
吃抄手,最好在秋冬清寒午夜,湯裡加紅油,唇齒間飛速地閃過細軟的皮、
入口即化的餡、香辣的湯水,紅塵瀟灑當如是。
03 雲吞
每一碗雲吞都不能將就
當餛飩傳到嶺南後,由於粵語裡沒有“餛飩”這兩個字,於是當地人便將它諧音成“雲吞”,並漸漸地發展出自己獨有的風格。
在廣東人心中,雲吞有著特殊的地位。可以說,看一家食店的水準,就看它的雲吞好不好。
“皮薄餡靚”,是雲吞的最高追求。揉麵,要加蛋增加韌性,然後人手擀皮,壓薄。餡料以豬後腿肉為上,刀剁勻後再用人手打出膠,這樣出來的肉餡才緊實,細膩。
雲吞和餛飩最大的差別也在於餡料。為了提鮮,人們會在肉餡裡加入鮮蝦、蟹子,所以雲吞的個頭比餛飩要大,包法也隨意,隨意一捏,鼓鼓一團扔進滾燙的香濃魚湯裡,粼粼流動,就像一尾胖金魚。
雲吞常跟竹升面搭配,組成爽滑彈牙的雲吞麵 。這當中也有講究:裝碗時,雲吞必須要在面的底下,一來防止面在湯水中泡太久失去彈性,二來保證雲吞在高溫中保持鮮美。這樣的雲吞面,才是正宗的廣府味。
夏日傍晚,茶餐廳點上一碗,讓口腔先被流動的湯與皮撫過一番,再用牙輕輕一咬,承受幾下蝦的鮮與彈,在一粒雲吞的宇宙中久久徜徉。此時此刻,才明白何謂對生命的不將就。
一碗餛飩,就是一碗人間煙火。
中國這麼大,南北的飲食差異常令人「吵」得不亦樂乎。但無論何地、何名,一碗用心的餛飩,都必然是那種最初始打動人的味道,那份傳送到每個夜歸人心底的溫度,都是一樣的。
生活,其實就是吃好每一碗餛飩 。 “人山人海,邊吃邊愛”,正是生活中那一蔬一飯的多彩滋味,才讓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季節都得以取暖,得以繼續前行。
天南地北人間味,一碗餛飩喜相逢。
願這份熱氣騰騰的美味,
溫暖你一整個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