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湯這樣燉最好喝,湯濃白肉軟爛,原汁原味,燉之前多做這兩步!
排骨湯是最家常的一種美食,尤其是冬天,來上一鍋熱乎乎的排骨湯,不僅能補充營養,而且暖身暖胃,排骨湯的搭配有很多,一百個家庭估計有一百零一種做法,尤其是在食材搭配上是各式各樣的,其實排骨湯的食材搭配為輔,排骨湯想要好喝,排骨的處理才是最關鍵的,很多朋友燉出來的排骨湯腥味重,而且排骨的口感很柴,一點也不軟爛,這個和你對排骨的處理方法是有大關係的;
自己在家想要燉出好喝的排骨湯,買回家的排骨清洗乾淨之後千萬不能直接下鍋,直接下鍋煮就錯了,在下鍋煮之前要多做2步,第一步是很多朋友都會忽略的就是浸泡, 買回家的排骨清洗乾淨之後放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浸泡雖然只能去除一部分的血水,但是個人覺得是去腥味的關鍵步驟;
第二步很多朋友都知道就是焯水,但是焯水是有技巧的, 很有可能就是你焯水的方法有誤,才會導致排骨口感變柴,首先焯水要冷水下鍋,冷水下鍋開中火慢慢煮開,千萬不能開水下鍋,開水下鍋排骨一放進鍋裡,表面就凝固了,血水出不來,焯水也沒有用,還有就是水開之後要轉小火慢慢燉煮2-3分鐘,能更好的逼出排骨中的血沫,血沫煮出來之後用漏勺撇掉,這樣能減少腥味,最後就是焯水後的排骨要放進熱水裡清洗,能清洗掉粘在排骨上的一些雜質和血水,不是冷水,如果放在冷水中,排骨肉質會收緊,燉出來的排骨就是口感很柴的,不軟爛,這是最容易忽略的一點;
其實排骨在燉之前只要做好這2步,就可以直接放進砂鍋中燉煮了,但很多朋友都喜歡燉出來的排骨湯是奶白色的,所以燉之前要先把排骨放在加了油的鍋中煎一下,然後沖入熱水,大火煮開,其實奶白色的湯汁就是乳化後的脂肪,油和水相互結合形成了乳濁液,所以油煎是為了逼出排骨中的脂肪,然後沖入熱水,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促進乳濁液的形成,
如果想燉出奶白色的湯汁,加冷水是不行的,加熱水還需要開大火煮一下,讓油和水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加熱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燉出來的排骨更軟爛,原因和之前焯水之後清洗要用熱水的原因是一樣的,了解上面這幾點,自己在家就能燉出湯色奶白無腥味的排骨湯了,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原材料】排骨、山藥、玉米、胡蘿蔔、枸杞、紅棗、生薑、料酒、食鹽、白胡椒粉;
【排骨湯的做法】
1、準備需要的原材料,今天燉排骨湯用的是仔排,配菜是山藥,還加了玉米和胡蘿蔔,不僅顏色搭配更好看,營養也更加豐富,少許紅棗和枸杞點綴;
2、準備好的排骨放在流動的清水下沖洗乾淨,沖洗乾淨之後放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這樣能去除排骨中的血水,減少腥味;
3、排骨浸泡好之後,再次清洗乾淨,焯一下水,排骨冷水下鍋,加料酒、薑片去腥,煮開之後,撇去表面的浮沫,再煮2-3分鐘,這樣能更好的去除排骨中的血水;
4、排骨焯好水之後,撈出來放在裝滿熱水的大盆中,盆中裝的一定要是熱水,避免排骨熱脹冷縮,排骨放在熱水中清洗乾淨;
5、鍋燒熱,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和豬油,用豬油煸炒過的排骨燉出來的湯味道更加鮮味,油溫5成熱,下入清洗乾淨並瀝幹水分的排骨,用油煎至表面微微發黃,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