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遲早會明白,真正的“底層人”,就是父親

你遲早會明白,真正的“底層人”,就是父親
美麗夢想 2024-03-26 檢舉

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小時候看父親,如山一樣高大,甚至是直聳雲天。

當我們長大了,也做了父親,慢慢知道父親其實活得很“慫”,

這不能,那不能,甚至是養家糊口,都感覺力不從心了。

事實證明,不管父親如何做,都不會讓子女滿意。能任由子女「拼爹」的父親,少之又少。

想一想,為什麼我們的父親,一直是“底層人”,多半是以下幾個原因,讀懂令人流淚。

 

 

01

父親在社會底層,賺幾兩碎銀。

作為70後的我,在農村待了十幾二十年,而父母則一輩子在農村。

老家是湘南的山旮旯,每天都在“開門見山”,出門就靠兩腳走路。家和縣城有五十多里路,離鄉裡的市集也有三里多路。

父親有三個孩子,我是最小的。

每到開學,父親就發愁,如何交學費?為了解決問題,父親到石灰窯打工,不管天晴或下雨,都是一身灰。

白色的石灰,嗆得人流淚。厚厚的口罩,讓人憋得難受。

 

除了到處找小工,父親還種了五畝地,經營十多畝茶油林。

每天早出晚歸,還團團轉,我是看在眼裡的;家裡一直缺衣少食,也是事實。

為什麼父親如此努力,還是不能改變家庭的命運?家庭也看不見富起來?

當我到城裡工作之後,就明白了,父親的勞動,變現能力不強

對比一下,城裡的店老闆,忙碌一天,可以賺幾百元,甚至好幾千;我的父親忙碌一天,也就幾十塊錢。

那麼,為什麼父親不去城裡開店鋪,不做大老闆呢?父親也想了,

但是沒有本錢,還摸索不到門路。父親也害怕,借錢投資,虧本了,這輩子就負債累累,看不到陽光了。

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了「二八定律」。

 

也就是說,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能夠賺得盆滿缽滿的人,頂多是20%。而我們的父親,不在佔比之中,是在80%之內。

工地上,挑土的人;工廠裡,打螺絲的人,當保全的人,掃地的人;

農村,種地的人,放牛的人,蓋房子的人......都是父親。

忙碌一輩子,父親最大的功勞,就是養活了兒女,也贍養了爺爺奶奶,還在老家翻新了房子。

父親老了,不一定會退休,還得工作,盡量不變成兒女的累贅。

 

02

父親在家庭底層,拼命托舉兒女。

我的父親,沒讀幾年書。據他自己說,也就是小學三年級的程度。

可是父親卻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要把兒女送到城裡讀書,上大學。

當然,我們幾姐弟,並沒有上大學,因為成績決定了,還因為父親實在沒有辦法讓我們去上私立的高中和大學。

看到讀書的路,走不通。父親又生一計,送了我的哥哥去學泥瓦工。

哥哥學習一年多,技術到手,從此也收入多了一些。

父親還送我的姐姐,到隔壁的城鎮去學剪頭。姊姊學會了,但沒有開理髮店,

而是去了東莞打工。因為店裡的幾個同行,就邀約一起去打工。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