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遲早會明白,真正的“底層人”,就是父親
至於我,學了開車。父親因此舉債一萬多,為我買了農用車。
開車一年多,農用車變賣,虧損了七、八千。父親沉默了,「吧嗒」抽一口煙,覺得這條路,選錯了。
那一刻,我覺得父親是舉重運動員,兒女就是他的「舉重器材」。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姐弟都過得好多了,也在縣城買房子。父親很欣慰,也鼎力支持。
在房子裝潢的時候,父親帶著棉被,住進毛坯房裡,要幫忙挑沙子,抹石灰。
父親說:“裝修,我也不懂,打小工是會的。”
父親的形象,和兒女比較起來,矮下去了。兒女混得比父親好多了。
父親沒有什麼文化,但是父親懂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哪能讓兒女和他一樣,
生活在鄉下,吃耕地的苦,還一直過緊巴巴的日子。
我的父親沒本事,卻耗盡力量,托舉兒女的詩和遠方。
03
父親習慣了沉默,父愛一直在隱形。
也許你會問,父親在底層,為什麼不怨聲載道?
其實父親是有牢騷的,但是不會在家裡吐露,因為他是頂樑柱,哪能自己帶頭垮下去。
那些喜歡抱怨的父親,你會瞧不起他,認為他太沒用了。
好父親,就是被母親責罵了,也會沉默,還笑一笑。自己做對了,
被母親認為是錯了,父親而已不會爭辯,甚至低聲認錯。
不管父親如何愛孩子,似乎都是不善於表達的。
相對於母親,父親在家裡,就像一個隱形人,沒有太多的存在感。
因而,父親的形象,總是低低的;愛也是低低的。
事實上,父親更多的是,苦而不言。他是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都在指望。
若是他怨聲載道,一大家人還能靠誰?他是心知肚明的。
叫苦有什麼用?大聲說“我愛你”,有什麼用?不如堅持靠自己,默默走路。
作家冰心說:“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
果然如此,當兒女懂得父愛的時候,父愛就在心底爆發了,撐得人難受。
04
作家克雷洛夫說:“埋沒在底層的人才真正值得敬重,他一輩子辛勤,
一輩子奔忙,不求聲譽和光榮,只有一種思想給他鼓動,為公眾利益而勞動。”
一個家庭裡,父親就像泥土,滋養家人。兒女都是泥土上長出的幼苗,能夠長多高大,還得看泥土到底有多肥沃。
我們要相信,父親願意變成最肥沃的那塊地,而不是一直貧瘠。
只是父親能力有限,耗盡了自己,還是達不到大家的要求。
真的不要怪父親在底層了,他是社會上的一粒灰塵,卻是家庭的一片天。
父親想變成高山,到頭來卻只是一個山包,理解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