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父母走了」!兄弟姐妹結仇了 你只需要做好這3件事:你就贏了
導讀
家,是我們這一生最初的歸宿,也可能是最難解的牽掛。
有些人還在的時候,磕磕絆絆不當回事;等真走了,才發現這份牽絆,再也續不上。特別是父母離世之後,原本靠血緣維繫的兄弟姊妹,開始變得陌生,甚至翻臉。
有人說,父母在,兄弟姊妹是親人;父母不在,兄弟姊妹是熟人。這話雖然紮心,卻是現實。
一旦家破了、人散了,如果你還想活得通透,不被情感撕裂,就得穩住自己,把這三件事做好。
第一件事:和自己和解,不和每一個人較真
父母在時,你總覺得還有一個“公正的評判席”,爭了吵了還有人勸,有人心疼。
但當他們走後,家裡那點破事兒,沒誰再願意聽你訴苦。你再委屈,也只能自己吞下。
與其把力氣用在爭一口氣上,不如收回情緒,學會和自己和解。
兄弟姊妹之間,不公平的事太多。有人心眼多,有人嘴巴毒,有人裝傻,有人裝可憐。你不必樣樣計較,也不必事事翻舊帳。
有些事,理說不清,就別說;有些人,心不對等,就別勸。把執念放一放,你會輕鬆很多。
這不是認輸,是醒了。
第二件事:守住自己的小日子,不拉仇、不鬥狠
家散之後,最難的是情分沒了,恩怨還在。
你要知道,不管感情有多深,親情一旦撕破了臉,就不是講情理的時候了。你說再多,別人只聽立場,不聽真相。
所以別在朋友圈發暗示,不要在人前人後吐槽兄弟姊妹有多無情,也別跟親戚扯著嗓子講道理。那樣做,只會讓別人看笑話,讓自己更難堪。
該幹嘛幹嘛。日子還要過,孩子還要養,自己也得活得像樣點。
不拉仇,是給別人留體面;不抖狠,是給自己留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