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去世,為什麼另一方不能送葬和掃墓,揭開背後原因驚到了

夫妻一方去世,為什麼另一方不能送葬和掃墓,揭開背後原因驚到了
美麗夢想 2025-10-10 檢舉

老人是瞞著家人偷偷上山的,他是想為去世多年的老伴兒掃墓,本來打算掃完墓之後就趕緊回家,沒曾想卻發生了這樣的意外。去往墓地的路本來就不好走,雜草多、路面到處都是亂石子,平常連年輕人走上一會兒都累得氣喘吁吁,更別提這位80多歲的老人了。好不容易掃完墓打算下山回家,卻不小心失足滑下了山坡,要不是半山腰有幾棵樹擋著,老人恐怕是兇多吉少了。

 

再來看家裡這邊,家人一開始並沒在意老人的去向,直到天黑後還沒看到老人的身影家人才開始緊張起來。

 

發動村裡的鄉親們四處尋找,甚至還去報了警,希望能有一絲線索,可一連兩天過去了也沒有任何消息。傷心欲絕的家人此刻心裡更多的是後悔,不該讓老人獨自上山,發生任何意外家人都承受不起。不過大家始終沒放棄對老人的尋找,終于在老人消失了4天之後傳來了好消息,救援人員在村子後面的半山腰處發現了被困在那裡的老人。

 

恐懼加飢餓使得老人只能從喉嚨里勉強發出「救命」的呼喊聲,「那聲音比貓咪的聲音大不了多少」,現場的人這樣說到。在讓老人簡單補充了能量和水分後,救援人員小心翼翼地將老人從被困地點救了下來,一行人替換著把老人背下了山並及時送往了醫院。幸運的是,老人的身體並無大礙,只是由于飢餓和缺水導致精神狀態並不是很好。老人的子女也在醫院精心伺候,寸步不離的陪著老人。

 

無獨有偶,貴州黔東南的一位老太太,也是80多歲的年齡,獨自給老伴掃墓的途中忘了墓碑的位置以至于走錯了路。好心人想幫她聯繫子女過來接她,可老人卻一個電話也記不得,唯獨對老伴兒的名字能脫口而出。上面兩個案例都是夫妻一方在為另一方掃墓時發生的意外,雖然沒有送葬時那麼悲傷的場面,但是這兩種情況家人都是不建議為對方送葬或掃墓的。其中的原因,大致可以從以下四方面來分析。一、夫妻雙方感情深厚,其中一方去世對另一方在心理上的打擊是巨大的,為逝者送葬的途中很可能由于情緒太過激動發生意外。

 

夫妻是這個世界上對彼此了解最深、又最有默契的人,幾十年的相濡以沫早已把最初的愛情變成了親情,這種感情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替代的。一方的離去給另一方造成的打擊是巨大的,如果執意要為對方送葬,壓抑的悲痛情緒很可能在途中或入葬的那一刻崩潰。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很容易發生意外。特別是一些老年人,或者身體原本就比較虛弱的人,如果在這時突然發生昏厥或其他更嚴重的情況,不僅影響正常的安葬流程,也會給其他家屬帶來麻煩。

 

 

二、為對方料理後事耗費精力,安葬逝者的墓地都比較偏遠,考慮到生者的身體狀況,也不建議去為逝者送葬。就像在我們老家,親人去世後會先在家裡停靈三天,待所有的賓客都前來祭奠之後才會送上山安葬。在家裡舉辦喪葬儀式的這幾天,親屬要一邊悼念亡者,還要一邊準備宴席招待參加喪葬儀式的其他親屬,對精力和體力都是巨大的消耗。

 

停靈結束後就該送逝者去安葬了,農村的墳地一般都選在遠離村莊的自家田地里,路途遠不說路況也不是很好,雜草叢生、泥土路面崎嶇不平。停靈期間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精力,送葬的途中農村也有諸多規矩,一路走走停停,也特別累人。要是遇到高溫或者下雨下雪的天氣,身體虛弱的人是真的不適合去送葬。

 

三、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老一輩人會阻攔著不讓其為另一方送葬。

 

生活中我們對死亡充滿了忌諱,儘量避免提及這些不太吉利的字眼。老一輩人很注重這些,所以當夫妻一方去世後,為了另一方能再多享受天倫之樂,陪伴家人的時間更長一些,會阻止他們去送葬。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