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善良,但不要同情“任何人”

你需要善良,但不要同情“任何人”
美麗夢想 2025-10-07 檢舉

人到一定的年齡,都要在社會上安身立命。

很多人都知道,做人要“厚德載物”,給人善意,會回到自己身上。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卻給人忠告:“同情是把雙刃刀,不會使用的人最好別動手。”

誠然,不要把善良和同情,混為一談。

最好的善良,是在社會規則之下,去幫助他人,而不是動不動就同情人。

同情心氾濫,更是會讓自己被對方的言行舉止牽著鼻子走,甚至不明就裡地打破規則,真的好心辦壞事。

“心中有尺,心中有畏”,不同情任何人,待人待物才會理性,關係才會有範圍。

 

如果玩得最好的閨蜜,哭訴老公有了第三者,你會怎麼做?

估計你第一時間,就會憤憤不平,表達對其丈夫的譴責。甚至會找幾個人,到門興師問罪,逼丈夫認錯。

這時候,閨蜜的婚姻,會出現兩種結果。

第一,閨蜜離婚了。

第二,夫妻繼續過。

第一種結果,如果閨蜜是因為你把事情鬧大了,不得不離婚,挽留面子。那麼閨蜜會怪你——本來告訴你這些事情,也就是傾訴一下,沒有打算離婚呀。

第二種結果,那就更不好了,閨蜜覺得你讓她丟臉了。你下次遇到閨蜜的丈夫,都恨不得找一個地縫藏起來。閨蜜和先生都認為你,沒安好心,就想他們離婚。

波斯詩人薩迪說得好:“你在兩個仇人之間說話要有分寸,以免他們和好後你將無地自容。”

想來,你一路上陪閨蜜流淚,想辦法為閨蜜討公道,結果自己兩面不是人。

記住了,同情很容易轉變成“共情”,讓自己特別難受,還幹擾他人的成長。

閨蜜遭遇丈夫背叛,是她命中應該有這樣的劫難。經歷過之後,閨蜜就真正成熟了。

你可以讓閨蜜有一個傾訴的窗口,但是不要聽了閨蜜的話,就陪著流淚,就表達憤慨。你就是聽一聽,就夠了。

一般來說,熟悉的人向你表達什麼,多半是一些「不堪入目、難以啟齒」的事情。你和他共情,就會和他一起痛苦,這痛苦過後的言行舉止,往往會失去控制,這是需要保持幾分冷漠的。

 

唐朝時,杜甫、王勃,都有做官的機遇,但是他們最後弄丟了,丟官的原因很類似。

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吃盡苦頭,找到唐肅宗,得到了左拾遺的職位。

可是他因為解救熟人房琯,激怒了唐肅宗,被貶了。之後,他的仕途再也沒有順暢過。

王勃就更加離譜了,在虢州參軍任上殺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曹達而犯罪。在殺死官奴之前,是因為同情犯罪的官奴,對官奴藏匿。在當年,藏匿官奴也是違法的。

因為一個官奴,王勃有牢獄之災,要不是遇到大赦,命都丟了。

不得不說,同情他人,會讓人失去原則,帶來很多的困擾。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