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兒子口中聽說,他幼兒園的老師未婚懷孕,讓我相當傻眼…身為老師一點羞恥都沒有,莊嚴形象全毀了!這樣要怎麼把我的孩子教好?

她也指出,老師未婚懷孕,那「要怎樣教好孩子安全性行為?」,她更擔心孩子會衍生出「老師都可以,為什麼我不行?」的想法。雖明白老師也是人,並不完美,但媽媽認為「這不是吃麥當勞這種小事,懷孕是會影響到一輩子的事」。而她也認為自己這番言論,可能會引起反對聲音,所以她也說真的很不好意思,自己是個傳統的媽媽,真的無法接受老師這個職業未婚懷孕。
老師非聖人,應注重教學品質
而此文一出,果真引來許多網友的揶揄,建議她將兒子送到少林寺,女兒送到峨眉派。或是反串留言「我也無法接受未婚的女老師不是處女,男老師沒割包皮。已婚的老師沒有一子一女,父母健在、年薪百萬。要當模範的人,怎麼可以這麼不三不四?」
其實懷孕屬老師的私事,幼兒園對於兩性的教學,也注重在性別的認知與身體的界線,家長並不需要多慮,當老師懷孕時,其實家長不需要著墨在是否已婚,而是可以趁機會教育孩子關愛老師肚子裡的小寶寶,學會體貼關心懷孕的老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性教育與愛的教育相同
幼兒園在性教育孩子的同時,其實等於一併教導情感教育,讓孩子擁有「愛」以及「健康的親子關係」,才足以支撐孩子成長路上對性的好奇。性教育除了讓幼兒學習身體每一部位的正確名稱、生殖器官、性別角色、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等知識與行為之外,性教育同時也是生活教育和愛的教育。
我們可以輕鬆自在地教導孩子眼睛、鼻子或手腳等身體器官,然而,性器官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又為何許多父母甚至老師,都不敢開口直接與孩子談論「性」,尤其是當與孩子提及性器官時,為什麼需要感到害羞呢?
孩子會因為長大而對「性」感到好奇,會出現開始掀女生的裙子或者偷看別人上廁所的舉動,所以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要用正面且自然的態度去教導,因為對孩子而言,性器官就如同其他器官一樣自然,並不會以情色的眼光去看待,因此,若是師長用害羞的態度去介紹性器官,孩子反而會覺得奇怪。
教導孩子性教育,家長和老師都應提前做好準備,應尋找適合的時機談論,再依據孩子的年齡,以簡單、適齡的對話加上使用正確的名稱教導他們,也可以準備相關教具及圖書,吸引孩子學習。
另外,性教育也傳遞正確的性觀念與健康的性關係,例如:為什麼媽媽的乳房大、我的小?男生和女生的身體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如何變化的?以及我是怎麼來的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有興趣討論的話題,家長或老師都應該把握每一次機會給予正確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