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歲的70後,要儘早明白:父母和子女,並不是“一家人”

時光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70後這一代人,也到了當爺爺奶奶的年紀了。
雖然我們只是活了五十年左右,但人生的跨度很大,或者說經歷了社會的巨變。
從家庭方面來說,我們自己多半有幾個兄弟姊妹,我們的子女卻寥寥無幾,獨生、兩個的情況居多。
從養老方面來說,我們正在適應「靠自己」的養老模式,想盡辦法退休;而我們的老父母還在延續「養兒防老」的模式,期待幾代同堂。
鑑於家庭和社會現實,我們該如何跟逐步成年的子女相處呢?實現家庭的順利轉型呢?
給大家提醒:父母和子女,並不是「一家人」。
01
最近有個熱門話題:男孩高考575分,卻被父母趕出門。
男孩小凱,是湖南長郡中學的尖子生,曾經在學校有過前一百名的好成績。
但他後來因為沉迷手機,成績斷崖式下滑。且父母多次溝通,教育,都無濟於事。
在父母的教育下,小凱曾經有承諾:“買了手機會好好學習。”
有了手機之後,他卻一反常態,早自習都翹課,躲在廁所玩手機。夜裡也偷偷玩。
對小凱的教育,父母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是效果卻沒有。
還逼著小凱去做暑假工,可沒兩天就不幹了。
也提出過,用工讀的方式,促進學業。但小凱全部拒絕了,就要父母全部兜底;小凱還提出,父母不能干涉他的自由。
父母終於耐心耗盡,對小凱失望至極,把家門的密碼改了,不讓小凱進門。小凱只能求助媒體,希望能夠調解一下和父母的關係。
面對媒體,母親生氣地說:“文憑並不是最重要的,他的態度、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母親還說:“我們已經跟你講得很清楚了,找任何人都是空的,我們各自安好。”
70後的夫妻 ,孩子不是在高考,就是已經上大學,就是剛走出大學,開始混社會。
孩子的表現如何,都服從父母的安排嗎?還是孩子積極向上,有自己的出路?
如果你的孩子如大家議論中的小凱一樣,豈不是很擔憂?
第一,孩子一直在父母家,吃喝玩樂都是父母承包。父母無條件兜底,孩子就永遠長不大,也會啃老。
第二,忽然就把孩子推向社會,讓自己過日子,完全不靠父母,這孩子也似乎做不到。很多孩子,自食其力都難。
70後,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孩子長大了,我們需要調整兩個世代的關係了。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