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開始沉默,不喜歡社交,不想討好任何人,那就要恭喜了

很多情況下,人們對不喜歡社交的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
他們很內向害羞,可能正深陷孤獨和寂寞。
但實際上,他們在獨處的時候,或許,靈感正在拼命迸發,
或許,思想正在激烈碰撞,他們的內心豐盈又富饒,平和又精彩。
智者無言,常不動聲色,卻胸有成竹;大辯若訥,常默不作聲,卻穩操勝券。
這樣的人,總是于世事浮沉中,謹慎行,沉默作伴,于紅塵俗世裡,對話靈魂,獨自精彩。
這樣的人,有自由的精神,有真正的熱愛,他們不會讓自己的心,困囿于繁復無趣的無用社交,桎梏于口是心非的言不由衷。
他們看似活得孤獨,事實上,他們的內心卻充實豐盈,無比自在。
如果你周圍,也有這樣的人,正變得沉默安靜,不喜社交,那麼,就要恭喜他了。
三觀不同的社交,太累
三觀不同的人,相處起來有多累?
大抵就是,你說大海好美,他卻說裡面淹死過人,你喜歡讀書,他卻說你在裝文藝,你想吃西餐,他卻說難吃又貴。
你的踏實上進,是他眼裡的太過用力,你的自在鬆弛,卻是他眼裡的不求上進。
如果兩個人三觀不同,卻要費力捆綁在一起,那麼,結果一定是誰都會不舒服。
聽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在一片寧靜的田野裡,住著一隻活潑的青蛙和一隻機靈的老鼠。
青蛙喜歡在水池裡嬉戲,老鼠卻喜歡在地上找爛穀子吃。
雖然它倆習性迥異,卻萌生了深厚的友誼。
為了能時時刻刻在一起,青蛙和老鼠突發奇想,把彼此的腳綁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