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年你就會知道,兄弟姊妹之間,從來不是一家人,人性很現實

人到中年,有一天你突然會發現,那些一起長大的兄弟姊妹,早已不是當年窩在一個被窩裡搶糖吃的小孩。
小時候以為有血緣就有情分,可到後來才明白,血緣是一張紙,利益是一把刀,現實是冷冰冰的水,把所有的情感都慢慢澆熄。
有人說:「人到中年,親情要靠還。」有時候,不是你不想靠近,而是彼此早就走散了。
1.兄弟姊妹之間,最容易散在「家產」裡
小時候,兄弟姊妹爭個蘋果、爭個玩具,轉眼就和好。
但當父母不在了,遺產出現了,那個爭的就不是蘋果,是房子、是錢、是地。
你以為血濃於水,但在利益面前,有時候水比血還濃。
有的人見不得你好,表面說“都是一家人”,心裡卻想著“憑什麼都是你的”。
有的人平常不聞不問,一聽到父母留下了點什麼,立刻跑來「討份公道」。
還有的人不直接爭,背後挑撥、煽風點火、拿「親情」綁架你。
這時候你才懂:原來「親兄弟明算帳」不是笑話,是活生生的保護自己。
那一刻,你突然發現,小時候那個拉你手過馬路的哥哥、幫你寫作業的姐姐,都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雙雙盯著你口袋的眼睛,一張張算計的臉。親情,在遺產面前,就像一根脆弱的草,風一吹就倒。
2.兄弟姊妹之間,漸行漸遠,輸給了各自的生活
人長大了,各有家庭,各有責任,各有自己的算盤。小時候的熱絡,慢慢變成客套了。
最開始,是一兩個月打個電話,後來,是一年見一回面,再後來,是只有在紅白喜事上才碰頭。
“我忙、你忙、大家都忙”,成了彼此的理由。
但你心裡清楚,忙,只是藉口,不想見、不想麻煩、沒有非見不可的理由,才是真相。
生活早就讓每個人被一條無形的線拉開,各自奔走在不同的軌道上。
有時候你還會發現,就算是親兄弟姊妹,三觀不合,話不投機,坐在一起反而尷尬。
聊錢傷感情,聊事沒話題,只能聊孩子、聊天氣、聊沒營養的家長短。
真正的親近,不是“有事才找”,而是“沒事也想見”。兄弟姊妹,大多敗在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