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兒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時 不要憤怒,不要講道理,記住6個字就夠了

父母與子女之間,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也是且行且珍惜的修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面對無數次的挑戰與考驗。
《透明人》一書裡,有這樣一句話:
“子女越獨立,父母越孤單,即便這樣,父母仍然去學著懂事,總是跟你說:我很好,沒事的,你忙吧。”
時光荏苒,兒女們逐漸長大成人,與我們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甚至有時會表現出不敬、疏遠。
面對這種變化,我們內心可能會湧起一種失落感、迷惘甚至不滿。
但千萬不要憤怒,不要講道理,記住6個字就夠了。
不怒,穩住情緒,一笑置之
當兒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穩住情緒,憤怒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傷害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而溫情與關愛,便是化解孩子逆反心理最好的方式。
想起董宇輝分享之前上課時的經驗:
在一堂課剛開始時,班上的學生不斷發出噪音影響課堂。第一排的一個女生一直在書桌上摔書製造噪音,過會又換成大聲咳嗽。
董宇輝說,當時的他知道最簡單的辦法便是怒吼一聲:“再摔滾出去。”
但他選擇以最大的善意理解學生,他衝了杯藥給女孩遞過去,讓她注意身體。
後來,在那堂課的剩餘時間裡,一切都歸於平靜。
拿破崙曾說: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情緒穩定的人,不僅可以減少與孩子之間的摩擦、矛盾,也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若想要兒女尊重自己、孝順自己,那麼請先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任何時候都不要做情緒的奴隸。
把安寧留給家人,把對錯留給時間,家庭和睦,方能一切順利。
不爭,藏住反駁,以退為進
富蘭克林曾說:
“爭吵是一種人玩的遊戲。然而它是一種奇怪的遊戲,沒有任何一方曾經贏過。”
太多人在面對外人時一副好脾氣,對親近的人卻沒有耐心,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間,很容易控制不住脾氣,發生爭吵。
隨著長時間的爭吵慢慢地,子女會變得沉默寡言,面對父母的心扉徹底封閉起來。
有些父母對子女過於嚴厲,不容許犯錯甚至不容許他們做任何決定,當子女錶現叛逆時,他們往往會選擇更激烈的方式反駁,這樣只會讓彼此間的矛盾加劇加深。
身為父母,當兒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時,應保持客觀的態度,若自身有錯,便主動承認錯誤,為子女做好榜樣;
若子女有錯,也不要以權威壓制子女,激發其叛逆心理,藏住反駁,靜而不辨,才能引導子女進行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