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如果老伴不在了,儘量依靠4個人,這是過來人的真心話!

照顧好自己,讓自己活得舒心、活得幸福,就是對自己、對愛自己的人最好的報答。
你有沒有想過,將來有一天,你的老伴兒不在了,子女也逐漸成家立業了,你一個人會如何度過餘生?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樣的事還很遙遠,但實際上,很多老人正面臨這樣的情況。
他們無法適應老伴兒不在了的日子,又不願意跟子女一起生活,所以一個人硬扛著,日子過得孤苦無依。
人生本就多風雨,一個人到了晚年,子女大多已經成家立業,自己也進入了晚年的空巢期。
如果身邊沒有一個知心的伴侶可以依靠,比起孤零零的獨自生活,你還可以主動依靠這三個人,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多一份幸福。
當然,這種依靠並不是指成為對方的累贅和負擔,或是道德綁架別人來為自己付出,而是一種雙向的情感寄託。
人到晚年要明白,這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誰一定要承擔起你的後半生。
只不過,每個人都無法活成一座孤島,我們相較於拖著年邁多病的身體來獨自生活,適當依靠他人,的確能夠讓日子更加幸福美滿。
01
依靠膝下的兒女
俗話說“養兒防老”,這可不是一句空談,人到了晚年以後,有孝心的兒女會提供給你一份美好的生活。
但有些老人卻不指望子女給自己養老,反倒害怕自己影響了子女們的生活,但自己親手把他們養大的事實不可更改,該指望的時候還得指望。
尤其是老伴離開了以後,難免陷入一種孤單的境遇裡。
這時候還逞強一個人的話,很可能會過著淒涼的晚年生活,到時候再想去改變可就難了,所以該依靠兒女的時候,一定不要心裡過不去。
本來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找孩子們幫忙很輕鬆就能解決,而你卻非把小事變大,自己實在解決不了的時候再麻煩孩子,這才是沒事找事,哪怕是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生活,也該適當的依靠他們。
父母子女,本就是世上最親的人,有什麼需要就直接說,有什麼想法就直接提,才是彼此之間最好的相處。
02
依靠左鄰右舍
自從老伴走了以後,如若沒有兒女或兒女顧不過來,跟街坊四鄰務必要相處融洽。
不是單方面讓街坊四鄰照應,而是互相進行必要的照應。
既不要跟街坊四鄰過度親近又不要跟街坊四鄰過分疏遠,即使有突發情況,街坊四鄰也能夠通風報信。
跟街坊四鄰的來往不要僅僅局限在串門,來往的方式多種多樣。
既可以透過手機時常保持聯繫又可以時常結伴去公園散散步或結伴去逛超市。
街坊四鄰好例如勝過遠親的近鄰,簡直是近處的水,隨時隨地準備著解近處的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