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別疼錯人了

老家親戚陳叔有3個孩子,前段時間生病住院了,可在醫院忙前忙前忙後照顧的卻只有他的女兒,兩個兒子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當文文爸去醫院探望時,陳叔就一直抱怨:兩個兒子不孝啊,從小到大最疼愛的就是他倆,尤其是小兒子,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先給他;現在生病了,他倆連來醫院看都不看一下,真是養了兩個不孝子、白眼狼......
文文爸看著越說越生氣的陳叔,連忙安慰道:兄弟他們可能是比較忙,這不,姐在這照顧的嘛?你就安心養病!
聽我說到他女兒,陳叔更激動了說: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你姐啊,小時候家裡窮,她一個人幹活最多,讀書也最少,後來一直想補償她;她害怕哥哥嫂子、弟媳婦有意見,硬是沒要我們的錢。沒想到現在有個啥,都得指望她!
聽到陳叔這樣說,他女兒忙說:爸,你哪裡有對不起我啊,你給了我生命,並且把我養大了,就是最大的恩情,錢財都是身外之物,父母給的是靠山,自己打的才叫江山! 你不必自責沒有給我錢,我們自己還能賺!
看著孝順的女兒,陳叔既欣慰又自責,拉著我的手說道:真的是到老了才知道啊,3個孩子中,最孝順的就是老二了 ,我現在是真後悔把家產都分給了那兩個不孝子啊,沒有給孝順的女兒分點。
不只是陳叔家,文文爸回想那些多子女的街坊鄰居,發現好多都是越被父母疼愛的孩子,長大後越是不孝順,這是為什麼呢?文文爸分析原因可能是:
①從小被父母偏愛的孩子,已經習慣了這種優待,習慣了得到更多的東西。心安理得的心理一旦形成,就很難被改變。就算在外人看來是非常公平的,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吃虧了,從而心理不平衡。
陳叔家的兩個兒子就是這樣,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習慣了得到更多的愛。據陳叔講,老伴兒走後,他就把家產平均分成了3份,自己留了一份,另外兩份給了倆兒子;倆兒子就不高興了,認為他留著是為了給女兒。
從此以後,倆兒子就拒絕與陳叔及他女兒來往,即便陳叔生病了,倆兒子也沒露面,更別說照顧了。
②從小被偏愛的孩子,既自私又自我,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更不會感同身受,只會想辦法爭搶,尤其是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為了得到甚至不擇手段。
從小文文爸就聽說過一句話“偏疼兒女不得計”,意思就是父母越是偏愛某個孩子,孩子長大後可能就越計較、越不孝順。所以說,在多子女家庭中,最忌諱的就是父母的偏愛了。
有人可能會說:明明是同一個家庭成長的孩子,為什麼就有的孝順,有的不孝順呢?
文文爸後來翻看了相關書籍後發現:一個人孝不孝順,與他的個性與家庭出生順序有關 !就像陳叔說的那樣,不管你有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只有這一個,螢幕外的父母們,可別疼錯人了!
01 倆孩子的家庭中,往往老大更孝順
經常關注文文爸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就是出生在倆孩子的家庭中,別人家可能是“重男輕女”,我們家卻相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