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兩年敗光200萬:千辛萬苦,我終於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

留學兩年敗光200萬:千辛萬苦,我終於把孩子養成一個廢人
美麗夢想 2025-04-08 檢舉

新聞中這位22歲的小伙子,他的人生,一直都在父母的安排和計畫中。

離婚了,就給他看起來無憂無慮的生活。

成績實在糟糕,就安排他去國外讀預科。

然而,過早提前設定的人生,何嘗不是一種剝奪。

如果,能給這個年輕人自我選擇的權利,就算他一次次的試錯,可能也不是現在這般模樣。

要知道,對孩子來說:

自我的選擇,是一種成長的手段,試錯,看似不如人意,卻是另一種經驗和閱歷的獲得。

但這樣的父母,太少了。

 

曾經,我就認識一個北大畢業生。

當年,他以高分考上名校,畢業後,他想出國,父母卻以死相威脅,要他回老家考公務員。

在父母看來,這才是最光鮮體面的工作。

年輕人考了好幾次,都沒考上,父母不允許他離開本地,他只能去了家非常小的企業工作。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一定要有界線感,要告訴他們,可以勇敢去選擇,和試錯。

 

你不上進會帶來卑微

我一直覺得,好的家庭教育,一定要稍微有點「壓迫感」。

就是你要讓孩子覺得,過好生活,沒那麼容易。如果你不努力,不上進,可能會帶來一生卑微。

這不是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而是因為,我們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努力和上進,是不多的可以自己把握的東西。

在「22歲男孩留學兩年敗光200萬」的新聞中,這種壓迫感,正是所缺乏的。

 

這也是悲劇的緣起。

去年暑假,我接待了一位老家的親戚。

他匆匆趕到長沙,是因為上大學的兒子,遊戲成癮,好幾門課程,都沒有及格。

他問我,有什麼好辦法?

我建議他,把孩子強制帶到老鄉的建築工地上,讓他全職做幾天移工。

他後來電話我,從工地上回去不久,孩子自動戒了遊戲。

我不是對農民工有什麼成見,相反,很尊重他們。

我之所以這樣建議,是因為相信:

親戚家的小孩,在烈日下的工地上做上幾天,一定就會明白,如果自己不上進,未來的生活,可能不會有想像的那麼美好。

所以,無論如何,都請適時告訴孩子:你不上進,會帶來一生卑微。

作家王朔在《致女兒書》裡也說:

 

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真正的成長,不是你教會她數語外的能力,而是讓她成為獨立的自己。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給孩子多少,也不是你為他們承擔了所有的壓力。

而是,你告訴孩子努力的意義,傳遞他們更多獨立的因子,又允許他們莽莽撞​​撞去探索世界。

任何偏離了這個目標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都可能出現問題。

每個為人父母者,都要多點狠心,捨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和社會磨合。

都要記得,常常去告訴孩子這四句話。

願你千辛萬苦,最終都能培養出,一個適應社會、三觀正確的孩子。

來源:王耳朵先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