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退休後,沒有朋友,親情也很淡漠

退休之後,意味著“人走茶涼”,同事成為陌路,朋友漸行漸遠,親戚也少了往來。
有人感慨不已,有人落得輕鬆。
對於那些一個朋友也沒有,親情也很淡泊的人來說,退休之後,可以理所當然地獨來獨往了。
只是,隨著年齡增大、身體機能下降,開啟「一個人」生活模式,需要事先做好以下三件事。
01
存好「養老錢」。
有句老話說:「有錢能讓鬼推磨」。金錢能夠解決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剩下的百分之一,都是運氣。
一個人的退休生活能否“隨心所欲”,多半是由其財務狀況所決定。
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拼命賺錢,但也習慣隨心所欲,賺得多,花得也多,還美其名曰,「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
其實,賺錢的機會很難得,能夠站在風口上,賺得盆滿缽滿的人,是命運的“幸運兒”,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靠著日積月累,出賣體力或腦力,賺點辛苦錢。
如同叢林裡存貯糧食過冬的小松鼠,真正有遠見的人,無所不在提醒自己,養成儲蓄的習慣,存下「養老錢」。
尤其是看淡了人情冷暖,一個朋友也沒有,親情也很淡泊的人,不光物質上沒有可以依靠的人,精神世界的豐盈,也需要靠自己滋養。
越是年紀增大,越是明白,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需要有足夠的路費、門票、食宿費用等,才能“觸手可及”,自己所嚮往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都需要足夠的金錢托底。
02
培養「特長嗜好」。
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寫道:“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意思是說,人沒有癖好是不可以和他交往的,因為他沒有深情厚誼,人沒有瑕疵也是不可以和他交往的,因為他沒有真性情。
人生在世,有所愛好,有所特長,並且能夠有時間、用精力去鑽研、去享受,便是真正讓自己「情有所歸」。
薇薇安·邁爾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街頭攝影師之一,但她生前,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家庭保姆。
她出生在紐約,小時候和母親住在法國一個小鎮。
1951年,薇薇安·邁爾來美國定居,最初在紐約的工廠上班,後來搬到芝加哥城郊找了一份保母的工作。
在此後40年的保母工作之餘,她走上街頭,拍攝了17萬張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