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告訴你:親愛的,別忍了,從今天起學會4件事,做個不好相處的人

電影《教父》裡面有這樣一句台詞: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初看這句話,心中會下意識地排斥,但是當經歷得越多,見識過太多人性的黑暗面,才真正感覺到,這句話說得是多麼的現實。
不可否認,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對世界有一種好的期待,我們會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也總是會把“真心換真心”作為與人相處的準則。
但無奈的是,世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感激你的善良,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珍惜你的真心。
總有一些人,你越是懂事,越是替他著想,越是不計較,他越會把你的好心當成軟弱可欺。
為人處世,善良並沒有錯,好心也應該被鼓勵,但是善良和好心一定不要給錯了人,讓對方把你任意拿捏。
有時候做個「不好惹」的人,你的生活反而會舒服很多。
適當冷淡,熱情才會被珍惜
蔡康永曾說:
「當一個冷淡的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變熱情,可你當一個熱情的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你會慢慢變冷淡。
不要把溫暖當成本能。跟人相處,你從冷淡開始,你就給了自己每一次都進步的機會。 」
人都是容易習慣的,習慣了你的好就會當成理所當然,習慣了你的熱情,就無法再忍受你的冷漠。
做人如果總是太熱情,總是扮演「好人」的角色,那麼不僅讓自己上癮,而且還會讓對方對你索求不斷上癮。
網路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公司中有兩個同期進入的實習生,其中一個比較熱情,不僅會幫助同事帶飯,搶著乾一些公共的工作,而且還經常替同事加班,另一個則比較冷淡,只是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
照理說這樣兩個實習生,長此以往下去,被善待的應該是前者,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兩個人的工作也越來越多。
熱情的那位實習生能夠幫助同事的忙也越來越少,因此被同事背後詬病。而那個冷淡的實習生因為慢慢變得熱情,而被更多人接納。
看到了吧,這就是人性。
我們太多人只會看到你是從熱情變冷淡了,還是從冷淡變熱情了,至於你之前的熱情程度,我們並不會考慮。
所以啊,為人處世不要總是把「熱情」兩個字做到極致。
懂得適當冷淡一點,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不只會少很多煩惱,而且還會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