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有這3個習慣,大多沒有孝心,父母要給自己留後路

小的時候,在爺爺奶奶身邊,常常就會聽他們說,一看就知道,以後老了指望不上誰誰誰誰養老。
那時候我就在想,誰以後能不能給父母養老,是怎麼看出來的呢?
直到出來工作了很多年之後,我就明白了,有些人孝不孝順,能不能給父母養老,還真就能看出來。
如果子女有以下幾種表現,父母養老就真成問題了。
毫無規矩,教養缺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訓在子女教育裡,可是沉甸甸的真理。看看當下,沒規矩的孩子比比皆是。
去親戚家吃個飯,飯菜剛上桌,有些小孩瞅準喜歡的菜,筷子跟飛箭似的就伸過去了。
長輩還沒落座,他們已經把桌上的菜禍禍的亂七八糟了。
在商場、戲院這類公共場合,常常能聽見孩子扯著嗓子哭鬧,家長好說歹說都停不下來。
更有甚者,從高樓窗口隨手拋物,全然不顧樓下行人的安全。
這類孩子從小肆意妄為,長大後三觀多半不正,素質令人堪憂。
他們凡事只圖自己舒服,絲毫不顧他人感受,面對父母也是毫無敬重,頂嘴成了家常便飯,闖了禍還得父母收拾爛攤子。
孩子小時候要是露出沒規矩的苗頭,必須嚴厲管教,不然等長大了定型,還指望突然變懂事孝順,那基本上是白日做夢,父母不如早早規劃養老生活。
毫無擔當,難以自立
現在,太多孩子在父母的全方位庇護下成長,活脫脫像溫室裡的花朵。
到了該獨自闖蕩社會的時候,問題全冒出來了。
找工作怕吃苦受累,面試幾次不如意,就躲回家打遊戲。工作上碰到難題,不想怎麼解決,第一個反應是跟父母哭訴求助。
生活更是一塌糊塗,水電費繳不清楚,天天靠外帶填飽肚子,房租還得伸手向父母要。
經濟與精神上雙重啃老,這樣的子女,即便心裡感恩,也沒能力扛起贍養父母的擔子。
一旦家中遭遇變故,還指望他們挺身而出當頂樑柱嗎?純粹是空想,他們自己先慌了神,說不定還成了累贅。
所以,要是自家孩子是這副模樣,父母別再把養老希望全寄託在他們身上,得趁早為自己做打算,購置保險、考察養老機構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不懂感恩,只知索取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本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可有些孩子卻拋到了九霄雲外。
父母為子女傾其所有,自己縮衣節食,多年不買一件新衣裳,就想著給孩子多存點錢。然而,孩子把這一切當作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