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的兒女,不管和誰結婚,不是自己生的孩子,最好別養


02
非要養別人的孩子,是有條件的。
完全拒絕二婚,也不要二婚帶娃的伴侶,這在今天看來,不太可能。
因此,年輕人要學會均衡關係,在養別人的孩子的時候,創造一些必備條件,而不因為養育孩子,造成自己受傷。
其一,孩子的父親或母親過世了,跟著你的愛人一起,和你組成一個新的家庭,相對好一點。
古人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
找一個離婚帶小孩的人結婚,和找一個喪偶帶小孩的人結婚,結果是不同的。喪偶,意味著一了百了,徹底斷了感情連結。
沒有父親或母親的孩子,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更容易感恩。起碼是,孩子沒得選。
其二,具備足夠的經濟能力,不會因為多養育一個孩子,導緻小家庭陷入困境。
養大孩子,是很難的,需要大量的金錢。也許還要為孩子準備婚房等。
孩子讀書期間,耗費的錢可以有幾十萬之多。
因此,找二婚的人結婚,一定要看經濟條件, 而不是動不動就「一起吃苦,逆天改命」。這年頭,逆天改命的機會,不是那麼多。
或者是你自己有足夠的錢,能夠把幾個孩子拉扯大。
其三,完全不圖孩子的回報,孩子長大後,就各自安好,你也僅僅是做了一份善事,為自己積德積福。
古人雲:“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當一個人的心胸非常豁達的時候,就不會因為養大他人的孩子而懊惱了。
反正自己的收入也可以,也很愛再婚的人,那麼順便把他的孩子也養大,無所謂。帶著這樣的態度,那孩子長大了,偶爾回報,就是驚喜了,不會回報,你也問心無愧。
當然,身為繼父繼母、養父養母,如果身邊的孩子,是唯一的孩子,也不指望孩子回報,這一點就要慎重了。在有別人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孩子的前提下,情況不太一樣,也會容易一點。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03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
我們總以為,感動一個孩子的很容易的,讓孩子視如己出,也是可以做到的。
其實,年輕時的想法,往往比較天真,也有一定的衝動。
到了五六十歲,看過了身邊一些例子,天真就不會有了,剩下的都是理智。
父母們,如果你們的兒女,遇到了再婚、養別人孩子的情況,一定要給他們一些建議,學會保護自己,權衡感情,避免瞎子點燈,白費蠟。
記住,有時候,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定律,在人情世故中,不太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