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鳥籠效應",才能讓男人反反覆復愛上你

當你對一個男人有好感時,你會選擇天天找他聊天,早中午問安,時刻關心他在幹嘛,還是選擇偶爾找他聊聊,既讓他知道你這個人,又能恰到好處地把握聊天的節奏和分寸?
很多人都以為選前者,可以在對方面前找到不可忽視的存在感,殊不知這種高頻率的聊天,在不確定對方心意的情況下,很容易弄巧成拙。而選擇後者看似兩人有距離,但正是這點微妙的距離感,給了你進退皆可的發揮空間,更好地拿捏住他的心。
像後者這樣的做法在心理學領域是有依據可循的。心理學家詹姆斯發現了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鳥籠效應」。有一次他和好友卡爾森打賭,說卡爾森不久會養一隻鳥,但卡爾森不信。過了幾天,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他一個精緻的鳥籠。卡爾森把鳥籠當工藝品做擺設。結果每個來卡爾森家裡的人都會詢問他,「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搞得卡爾森煩不勝煩,為了免去解釋原因的麻煩,無奈之下就養了鳥。
「鳥籠效應」很有意思地指出一個規律:
「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繼續添加與之相關而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也就是說,你要在對方的心裡掛上一個籠子,然後他就會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一些東西。
當你頻繁地找他聊天,且聊的話題也索然無味,沒能引起他的興趣,就相當於把鳥和鳥籠都丟給了他,他一看是自己完全不需要的東西,他大機率就拒絕了,你就失去了可以和他深入交流的機會。
可是,換一種情況設想,如果你只是偶爾找他聊天,且能在聊天過程很好地調動他的情緒,聊一些有深度、有溫度的話題,那就相當於在他心裡掛了一個精緻的鳥籠。雖然這個鳥籠乍一看不是他目前的剛需,但因為和你聊天能給他提供好的情緒價值,他也會樂意接納這個籠子的存在。只要這一步達成了,接下來他就會慢慢地愛上和你聊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