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孝”正在蔓延:父母一無所知,孩子淚流滿面
都說父母總“報喜不報憂”,子女又何嘗不是呢?
他們強忍酸楚與苦澀,撐起笑顏說“我一切都好”,而在內心深處,又不得不面對現實感嘆:
“對不起,沒能活成你想要的樣子,但我已經拼盡全力。”
命運從不仁慈,不會輕易給誰成功與幸福,有的只是無盡的風霜和磋磨。
孩子在生活中摸爬滾打,恰如所願,只是偶然,不如所期,才是常態。
很多時候,不是父母真的太過於固化,而是沒有人帶他們跟上隊伍。
若有人主動架起橋樑,便能跨越歲月的鴻溝。
朋友莉莉父親離世後,媽媽一直獨自生活,生活雖不苦澀,但也平平無奇。
媽媽最大的快樂就是等待莉莉回家,期盼莉莉結婚生子。
而莉莉是位旅行博主,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外旅行,回家的機會很少。
後來因疫情莉莉被隔離在家,才踏踏實實和媽媽呆了兩個月。
剛開始,莉莉整日忙著剪輯視頻,媽媽只能孤零零坐在沙發上望著她的背影。
一次偶然,莉莉回頭看到這一幕心中湧起陣陣酸楚。
她放下工作,把媽媽拉到房間,給媽媽翻看自己創作的視頻,講述旅途中的趣事。
媽媽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提出一些問題。
那天,她們相處得很開心。
此後,莉莉開始教媽媽拍攝剪輯視頻,還時常帶著媽媽一起直播。
疫情好轉後,莉莉又開始踏上旅程,但這次,她身邊多了媽媽的身影。
在莉莉的帶領下,媽媽不僅學會了拍短視頻,還經常獨自出門旅行,臉上時常洋溢著笑容。
看過一句扎心的話:“我們踩著父母的肩膀看到了盛世的燦爛,卻嘲笑他們見識太少,眼光太淺。”
父母的落後,不是無能,不是淺薄,而是他們傾其一生在滋養我們。
我們時常嫌棄父母思想陳舊,跟不上潮流,可細細想來,我們又為他們做過什麼?
父母年華已去,不再青春年少,需要有人拉一把,才不會原地落下。
孩提時代,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成年之後,孩子該是父母的老師。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的共同心願。”
為人父母,期待子女變好,是永恆的夙願。
但愛不是枷鎖,而是理解和支持。
最近,谷愛凌和媽媽的故事點醒了無數人。
在北京冬奧決賽時,谷愛凌跳前兩跳的分數均落後於其他兩位選手。
谷愛凌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建議她選擇自己最擅長的動作,力爭銀牌。
但這次谷愛凌沒有聽媽媽的話,她決定挑戰自己的極限。
媽媽也沒有阻止女兒去冒險,只淡淡地說:“OK,這是你的比賽,那就好好享受它。”
媽媽一直是這樣,從不強求谷愛凌順從自己,她會給予意見,但也尊重兒女的選擇。
有時,甚至會勸解女兒不必凡事追求最好。
因為媽媽是斯坦福學霸,爸爸畢業於哈佛,兒時的谷愛凌就立志也要考上斯坦福。
媽媽卻說:“你不必需要上斯坦福,你上什麼學校,只要你自己特別喜歡,但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谷愛凌如媽媽所願,一直走在學習的路上,最終,她也如自己所願考上了斯坦福。
或許,這就是父母與子女的最好出路:雙向奔赴。
“我給你最深切的信任,你回饋我更好的自己”。
心理學家喬伊斯·布拉澤斯說:“愛的最好證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把信任和理解融入愛里,才能化作一股暖流,流入彼此的心間。
父母子女一場,放下對立的倔強,朝同一方向奔跑,那些許過的願望自會一路生花。
點個【在看】,願所有父母與子女,相見如遇暖陽,相處如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