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老人,在離開之前,會把這六個秘密告訴子孫
很多老人,受到「家醜不可外揚、人心隔肚皮」等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說話非常謹慎。有些家庭,也因此「秘密」越來越多。
還有的家庭,一些原本應該有的財富,都變成了一個“迷”,家人彼此懷疑,鬧得不可開交。當父母過世之後,財富之謎,更是成為兄弟姊妹翻臉的根源。
作家茨威格說:“幻想的天性富有永遠年輕的秘密。”
做人,總是神神秘秘,一開始會引起別人的好奇心,久而久之會引起別人的不滿和懷疑。因而,秘密的東西,最好是少一點。
身為老人,應該坦然和坦誠,在自己病入膏肓,或者七八十歲的時候,非常理智地和子孫聊一聊心底的秘密,也算是有所交代,還能減少家庭的矛盾。
01
自己的錢財,交代清楚,避免子孫爭取不休。
老人自己很健康,還能走動的時候,不讓兒女知道自己的錢財的狀況,是對自己的保護。但是到了錢財都管不了的那一刻,還把錢財牢牢抓住,可能引起很多的麻煩。
錢財到了誰手裡?存款在什麼地方?存摺的密碼是多少?一連串的問題,等老人過世之後,就難住了兒女們。
主動交代錢財的事情,說一說分配的方法,子孫就心知肚明了。而老人過世之後,經濟上的糾紛,就少了。
02
家族的來龍去脈,用心講一講,讓子孫以後可以尋根。
有一個台灣的少年,根據清朝的族譜,找到了自己的“根”,因而他很開心,並且和同族的兄弟姐妹,歡聚一堂。
是不是,你覺得很神奇?事實上,很多年輕人,對於自己的身世,是很在乎的,只是他們對家族的事情,知道太少而已。
很多人,強調「努力閱讀、走出去」。對於家族的情況,就是道聽途說了。甚至連祖先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住在哪裡,從來沒去過。
有些子孫,本來不是老人的孩子,如果老人不說清楚,就有了「身世之謎」。
老人主動說起家庭的來龍去脈,談一談祖先,也算是對「根」的交代。尤其是那些非親生的孩子,應該盡量說清楚,讓其能有機會,再次遇到自己的血脈之情。
03
老人和兄弟姊妹的矛盾,說開了,子孫也許會去和解。
我的母親常常說:“以後別去你小舅舅家拜年。他連老人都不管,憑什麼值得晚輩孝順。”
母親對小舅舅的成見很深,因此一次次用「帶偏見」的口氣來教育子孫。顯然,她的教育方式是錯的。
一代人的恨,不能當成傳家寶,讓下一代繼續「恨下去」。而是要主動化解。
兄弟姊妹之間,有什麼誤會、過節,都要說一說,讓晚輩有所了解,然後慢慢去和解。就算以後,親戚不交往了,也不能帶著仇恨去生活。
要明白,對子孫來說,老人的兄弟姊妹就是“長輩”,對長輩好,是家風的一分部分。
04
老人曾經遇到愛而不得的人,講一講,子孫追根溯源,是一種人脈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