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的親情觀念越來越淡,這是我看過最好的答案
你也做自己,他也做自己,那麼誰還會「老想著聚會」呢?
但凡聚會,就得聊天,就期待產生共鳴。但事與願違,親戚的素質、認知,
參差不齊,你說什麼,要做什麼,親戚不懂,反而認為你「錯了、不聽話」。
尤其是一些長輩,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讓你很討厭。
過年的時候,我的侄兒,從省城學校回來。一位農村的親戚問:“去了大城市,學什麼呢?”
侄兒說:“我正在學新能源汽車。”
親戚說:“哦,不就是學開車嘛?去那麼遠幹嘛,鎮上的三麻子,也教大家開車,都有好幾個徒弟......”
侄兒在一旁,哭笑不得。
當然,姪子忍住了脾氣,畢竟對方是長輩,需要一份尊重。
我們看,很多的親戚,平時不聯繫,在群組裡也不說什麼;有什麼前程,
也不會互相鼓勵,擺出「貴人多忘事」的樣子。一旦過節了,就上演一場「家和萬事興」。
表面上的和氣,其實是很多人的隱忍帶來的。
到了某一天,我們都不願意忍受了,那就只能減少聚會,眼不見為淨。
你去你的高層,我在我的底層,都是過日子,只要心態好,都過得不差,
不要誰瞧不起誰,也不要強求融入一個圈子。
03
真相三:看透了禮尚往來的虛假意,舉得客套都顯得多餘。
很多人抱怨,自己隨禮的數量不少,成為了負擔。
想一想,隨禮是吃虧,但不會吃大虧。
東家辦酒,西家給了一份大禮;西家辦酒,東家也給一份大禮。禮物比較起來,差不多是同價。
從金錢上來說,你給我幾百的紅包,我回敬你的,也是幾百紅包;你給我幾十塊,我也回敬你幾十塊。
似乎,一個紅包,繞了一個圈,又回到自己手中了。
給出去,收回來,再給出去,再收回來......好像就意義不大了。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做到極處,俱是合當如此,
著不到一絲感激的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也就是說,親戚隨禮,應該是量力而行,富人幫助窮人,不圖回報。道理很好,但很難做到。
若富有的親戚給你一份大禮,你回敬的是一份小禮物,那麼富有的親戚,會認為你“貪婪、可恥”,還憤憤不平。
既然送禮,也彼此計較,那不如一開始就「不送」。因此,很多喜事上,有些親戚不會露面,連隨禮都不會。
04
當然,對於親戚越來越冷淡,甚至斷交的情況,我們不要怨恨,不要因為生氣,把自己氣壞了,不值得。
保持一顆平常心,對你好的人,你也對他好;對你不好的人,你也就一笑而過,別計較。
當親戚確實有困難的情況下,你就幫一下,至於回報,有沒有都隨意。
隨著血脈而來的親戚,過了好幾代,血脈就淡了,關係也自然會淡。
做人,但求無愧于心,不求親朋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