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躺在病床上時,記得給家庭留三條後路
古人雲:“芸芸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是的,我們都很熱愛生命,希望自己活久一點,活好一點。
將心比心,愛自己的時候,也會愛身邊的人,希望家庭這個群體,變得更加興旺。
可生命是有限的,唯有家才是無限的,周而復始。
有大局的老人,在自己臥病在床的時候,在積極治病的同時,還會為家庭安排後路。
01
第一條後路:看淡生死,別總是折騰子孫。
有句很難聽的俗話:“老人長壽克子孫。”
在我的老家,還有這樣的迷信的說法:“老人很長壽,可能是用了子孫的壽命。”
確實,有一些家庭,老人九十多了,還活得好好的,
但是他的子女卻在六七十歲的時候,甚至是五十多歲,就過世了。
撇開迷信,老人病痛之中,還拼命追求長壽,也是讓子孫折騰得夠嗆。
尤其是一些戾氣很重的老人,動不動就責怪子孫不管自己,隨時喊子孫送自己去醫院。
不管子孫如何照顧老人,都不會讓老人滿意。家裡請的保姆,
一次次被老人趕走,或是被老人刁難。子孫也真的一肚子火,沒有地方可以發洩。
為了照顧生病的老人,有子女辭去工作,那小家庭會陷入經濟困境;
若是子女急著下班,匆匆忙忙回家,可能工作效率也會打折扣,甚至被上司責罰。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樣的結局,真的不是子孫不孝順,而是子孫很無奈。
反過來看,一些看淡生死,心態很好的老人,家庭狀況就大不一樣了。
就算身體病倒了,但是心靈不能倒下去,還可以坦然地對大家說:“沒事的,我還好。”
老人的一陣微笑,無疑是家中的一縷陽光。
其實,人的壽命,不只用多少歲來衡量,更多是用生活品質來衡量。
帶著笑容過日子,每天都不浪費,就是和人同歲,也活得更長壽。
禪師釋延壽在《山居詩》中寫道:“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無私處處通。
舉世豈懷後慮,誰人暫省事前空。”
想通了,人就沒有掛礙,空空如也,正如來紅塵之初的狀態。子孫見你如此通透,各種照顧,就輕鬆多了。
02
第二條後路:安頓老伴,避免孤獨終老。
明代作家馮夢龍,寫了一個關於莊子的故事。
莊子去山玩水,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拿著扇子,朝著一堆新土,使勁搧風。
原來,婦女的丈夫過世了,他們之前約定:“教妾如要改適他人,直待葬事畢後,墳土乾了,方才可嫁。”
婦人遇到了新的戀人,因此想要墳土盡快乾透,以便於自己盡快出嫁。於是,舉扇扇之。
說出這一番話之後,婦人自己覺得無地自容。畢竟,那是一個講貞潔、三從四德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