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原來跟子孫的福報有關!
在很多地方的葬俗中,老人去世入殮時,要往嘴裡放一枚銅錢。
這枚銅錢在古代稱為「飯含」,在現代葬禮上稱為「口鈴」。
那麼老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在嘴裡放一枚銅錢呢?答案還要從傳統的葬禮說起。
「飯含」一詞出自《周禮·地官·舍人》,關於飯,「君用梁,大夫用稷,士用稻」;
關於含,「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穀實」其大意大抵如此:
飯,是根據死者身份不同,把谷,貝放入死者口裡;含是把珠,玉放在死者口裡。
從古典文獻的記載中,我們不難發現。葬禮上的「飯含」喪俗源遠流長,
加之古人對先祖的崇拜,對傳統葬俗至死不渝的傳承,使「飯含」喪俗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中國地域廣闊,各地喪葬習俗不盡相同。因此「飯含」在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
現代葬禮上叫「口鈴」,很多偏遠地區及農村葬禮中,常稱之為「噙口錢」。
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用的「噙口錢」也不相同。在古代,身份地位尊貴的人,
「噙口錢」往往比較貴重,諸如慈禧去世時口含的夜明珠,平常百姓通常用五穀之類的農作物。
現代人去世後,多用一枚銅錢或硬幣充當「口鈴」。
「噙口錢」的放法比較講究,老人去世入殮時,子女要把「噙口錢」用紅線(據說可以辟邪)穿好,
放入老人口中。然後把紅線的另一端栓在老人壽衣的帶子上(以防滑進死者腹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