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無德之人,注定命窮一生

言語之間不懂得禮貌尊重,得罪的人只能越來越多,人生的路只能越走越窄。
東漢末年,曹操招攬天下英才。
其中名士禰衡才華橫溢,是其中翹楚。
但是禰衡這個人出了名的嘴臭,喜歡無端辱罵別人。
他罵司馬伯達是市井之徒,只適合殺豬賣酒;說趙融身材臃腫,適合去管理廚房;罵荀彧長了一張老長的弔孝臉。
就連曹操,也被他辱罵品行惡劣,有眼無珠。
因為在曹操這裡實在混不下去,不得已,去黃祖幕府任職。
黃祖在大船上舉辦宴會,他又出言不遜。
說了他幾句,他直接開罵黃祖,說他是“死老頭”。
黃祖氣得直接要把他拖下去砍了。
禰衡得罪過的主簿不僅沒有替他求情,當即就把他殺了。
才華橫溢的禰衡,最終落得一個千古笑柄的下場。
敬人自敬,薄人自薄。
你尊重別人,別人才來尊重你。
是人臉上都有四兩肉,把人都得罪光了,自己的路也就走絕了。
03
無寬容之德
中國歷史上有個散金斷交的典故。
西漢大臣主父偃早年修習縱橫術,在家鄉惹了不少麻煩,很多鄉民不待見他,被迫外出遊蕩。
後來他被皇帝賞識,做了齊國的國相。
在外顛沛流離四十多年後,終於衣錦還鄉。
家鄉親朋故友、門生子弟,熱烈歡呼,甚至有人千里相迎,歡迎他回家。
過去和他有過節的,也紛紛致歉,希望主父偃能原諒他們。
誰也沒想到,主父偃卻絲毫不買賬。
一到家,就把同胞兄弟、親朋故交、賓客門生,統統召集在一起。
然後拿出五百金扔在地上說:
過去你們都不待見我,現在我發達了,又都像狗一樣湊上來,我告訴你們,晚了,不好使了。
這五百金,你們自己撿吧,從此之後咱們恩斷義絕。
齊國本來是主父偃的家鄉,是他人脈關係最強的地方。
他卻睚眥必報,用言語羞辱族人和朋友,瞬間被大家孤立。
後來他被彈劾,身邊連一個出來替他說話的都沒有,同僚朋友紛紛落井下石。
最終主父偃鋃鐺入獄,從巔峰瞬間跌落谷底,不得善終。
人非堯舜,誰能盡善。
大家都不是聖人,總有犯錯的時候。
得饒人處且饒人。
與其刻薄地責備他人,不如把心放寬,把事看淡。
凡事留一點餘地,給別人一點臉面,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雍正年間,有個富商在京城開了一家客棧。
因為選址極佳,服務又周到,店裡每天生意都很紅火。
因為生意太好,掌櫃對客人慢慢就不再像之前那麼周到客氣了。
有一天,店里人頭攢動,有個小孩被擠了一下推倒了店裡的一個花瓶。
掌櫃大發雷霆,要求孩子必須賠償十兩銀子。
孩子嚇得瑟瑟發抖,不停地道歉。
身邊人都說算了吧,不要跟孩子計較,他又不是故意的。
掌櫃依然不依不饒,不停地斥罵孩子,最後孩子的父母借錢把孩子領了回去。
自此之後,這家掌櫃的鼠肚雞腸就在京城傳開了,大家再也不願上門,店裡生意很快就黃了。
不久之後,掌櫃也被解僱,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弟子曾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大概是恕吧。
睚眥必報,只能損折自身。善於寬恕,才能人生如意。
嘴下留情,說話積德,一個人的運勢才能越來越好。
▽
希臘寓言家伊索曾言:嘴巴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卻也是最壞的東西。
上下兩片唇,可以是利刀,傷人傷己;也可以是蓮花,吐露芳香。
有的人嘴上無德,口出惡言,有人積攢口德,積累福澤。
學誠法師說:你嘴裡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把說話當成人生的一場修行。
積口德,懂尊重,常寬容,你的人生也必將會擺脫窮氣,步步蓮花,綻放光華。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